2)第七百零八章 恩典(第三更求月票)_我的公公叫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了。

  康熙也没有心思再说其他,摆摆手,叫人跪安了。

  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阻挡之事。

  康熙初年的大臣还罢,都年高体迈,到了终老之时;可像阿兰泰这样康熙十几年才提拔起来的臣子,也开始谢世。

  康熙心中叹了口气。

  好像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还清楚记得过年的情形,结果这就又到年底。

  他想到了宁寿宫的太后,今年已经五十九,又想起了公主别院的大长公主,已经六十八。

  大长公主在宫里歇这几日,康熙曾打发太医去请了脉。

  脉象并不好。

  大长公主老了。

  五脏六腑都是毛病。

  尤其是气疾,很是严重。

  这会使得她时常夜不安枕。

  这是宿疾,不好调理,太医下了润肺跟安眠的方子,不过效果微弱。

  既是不想处理国政,康熙就吩咐魏珠翻出了巴林部太福晋的折子。

  罢了。

  早日敲定此事,也让大长公主宽怀。

  康熙就提笔,在太福晋的折子上写了几笔。

  随即,他让魏珠拿了两张新的圣旨,提笔写了赐婚旨意,只是在底下落款的时候撂下笔。

  既是说今日特停办事一例,那还是明天派人传旨。

  木。

  次日,魏珠拿着圣旨去了大长公主所在的别院。

  大长公主与荣宪公主代巴林郡王的同母弟三台吉接了指婚的旨意。

  等到听完,祖孙俩都有些蒙。

  两人当然晓得阿灵阿长女是谁,那是钮祜禄家的嫡支嫡格格,是德妃娘娘的外甥女。

  大长公主还在沉吟,荣宪公主已经接了旨。

  她认出魏珠,虽是个年岁不大的小太监,却是御前得用的人。

  前几日,圣驾到宁寿宫,魏珠也随侍左右。

  荣宪公主示意管家送了茶水钱,笑着说道:“万万没想到还有这样大喜之事,谢汗阿玛体恤,我们太福晋心愿得偿,‘亲上加亲’……”

  那银封薄薄的,里面不是金银,而是庄票。

  这位二公主的行事跟胞弟截然不同。

  魏珠就也乐意卖好,眼见大长公主脸上还有些混沌,就解释一句道:“皇上觉得阿灵阿家的格格出身更体面,更适合做大长公主的孙媳妇”

  其他的,他就不肯多说了,告辞离开。

  大长公主与荣宪公主面面相觑,皇上是什么意思?

  这个更体面,那前头那个就是不体面?

  这叫什么话。

  虽说大长公主对这门亲事并不大喜欢,可也没有怀疑过太福晋的眼光。

  毕竟那是她最疼爱的幼子,还能找个不合适的儿媳妇?

  荣宪公主道:“还是叫人打听打听,怕是有什么不妥当之处,京城这边瞒着……”

  巴林距离京城千里之遥,两人对前头的那位格格,印象就是嫡房旁支之女。

  木。

  从大长公主别院出来,魏珠就去了一等公阿灵阿家。

  钮祜禄家也算是聚族而居,前后街都是各房人口。

  等到魏珠离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