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四章 献礼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九月十二日,星期四。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松鹤楼’清炒虾仁X50。”

  杜守义不清楚‘松鹤楼’在哪儿?是苏州,杭州或者是上海,但今天这份签到还是很对他心意的。

  经过两年的‘补油’,他们家现在肚子里真不缺油水。他和龚小北初识那会儿,问到想吃什么时,小北脱口而出的是烤鸭。而现在,几十份烤鸭在空间里已经久久无人问津了。

  不过有几样‘肉菜’还是经受住了时间考验。月盛斋的酱牛肉,酱牛舌,天福号的黑皮肘子、蒜肠,都一直很受杜家餐桌欢迎。

  两个老京都的口味发生了偏转,越来越往南走了,但骨子里的一些东西还是保留着的。就像一些风俗习惯一样,有的东西是根植在基因中的,比如中秋吃月饼的习惯。

  今年的中秋在十月二号,国庆节后一天。在前年杜守义就给小伟准备了首《爷爷为我打月饼》,准备在今年亮相的。但思量了很久他决定还是把这首歌撤下来,而且要藏起来。原因就出在月饼这个风俗上。很遗憾,月饼是四不新,日后可能会惹麻烦。

  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食品店不许卖月饼。但就像前面所说,有些东西根植在基因里,不是你说改就能改的。

  你不卖老百姓就自己在家偷偷做偷偷吃,想管都没法管。最后封堵不了了,只能妥协。

  妥协的结果是:月饼可以卖了,但得改名叫‘丰收饼’。还不能一整个卖,要切开了零散称。

  这件事的积极作用就是,它让杜守义明白了‘丰收’两个字是过关的。那么积极向上的‘丰收舞’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杜守义现在面对的,就是育英学校派来学丰收舞的老师,而授课地点就在厂礼堂的舞台。

  小伟上礼拜向学校申报节目后,学校立刻发现了它的价值。这是一只很适合集体的舞蹈,他们希望安排个集体节目,而不是独舞。

  在通过顾玲转达后杜守义很爽快地答应了。小伟已经练了一年多,没人能比他跳得更好,除了他,谁还能来领舞?越扩散,小伟的收益就越大,也越安全。

  为了小伟,杜守义对来学习的两位老师倾心传授,耐心讲解,一个一个动作的校正。

  到了午休时间他说道:“陈老师,高老师,要不上午先练到这儿,咱们休息一下喝点水,等会儿用点便饭?”

  “那太麻烦您了。”

  “不麻烦,您二位也是龚小北的老师,都是应该的。”

  两位老师的工作餐也是要交饭钱粮票的,只是安排在了小食堂的包间,环境很清静。

  看着桌上的烤鸭,两位老师有些诧异。她们对视了一眼后,年纪较大的那位老师说道:“杜老师,这有些超标了吧?需要补多少钱?”

  “没超标啊?两菜一汤,三两口粮,标准工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