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暗 流_楚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年樊某回京述职,中诚和你四姐二人还来拜见我这做表叔的,曾多次提及五公子之名。

  楚铮被一个大男人拉着手着实有些不自在。此时离得近了才发现樊兆彦恐怕有将近两米高。一脸的络腮胡子根根乍起,相貌颇为威武。楚铮心中嘀咕,这樊兆彦既是姓樊,说不定和那屠拘的樊哙有些关系。起码这副模样跟史书所载很是相似。

  樊兆彦丝毫不知楚铮暗地里已给他找好了祖宗,仍热情地说道:“楚将军,樊某为你引见这几位同僚。”

  樊兆彦向楚铮一一介绍了随他而来的几位将领。众人一听楚铮之名,脸上表情都有些怪怪的,楚铮对此心知肚明,那两张请帖便是由赵秦边境的赵军转送至孟德起手中,此事已经传遍了整个北疆大营,薛方仲这次可把自己给坑惨了。

  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装糊涂了,反正苏巧彤在京城已经有所举措了,况且薛方仲也没什么真凭实据,此举至多增添些流言蛮语罢了。楚家在赵国可说权势通天,要说自己会通敌叛国,头脑清楚些的人都不会相信,而且扪心自问,自己确实也没做过什么有损赵国之事,至于毒杀储君,象他这样的人若是当了皇帝才是大赵国的不幸呢。

  楚铮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见过各位将领。众人虽对薛方仲居然专门向这少年发请帖之事极为好奇,但楚铮身为北疆大营参将,论军职只在正副统领和华长风王明泰等人之下,虽有人心中或许不服,但礼数上谁也不敢有缺,均依军中之礼见过楚铮。

  孟德起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楚铮暗中看了他一眼,不禁想起父亲对此人评语:行事稳重、城府甚深,樊兆彦这般做法分明是摆出与他这统领大人分庭抗礼地架势,也不知他是忍而不发还是认为在这等事情上无需与樊兆彦计较。不管怎样,楚铮对孟德起还是颇为敬重的,世家子弟中或许还有不少酒囊饭袋,但这些平民将领绝对无一浪得虚名之辈。此次突厥突袭北疆,而北疆大营又有半数精锐抽调至西线,孟德起却毫不慌乱,将分散各地近十万大军迅速聚拢,不退反进,一举歼灭突厥先锋近万人,大挫其锐气。可如此军功朝中竟无声无息就揭过了,楚铮都有些替他感到不平,但这事自家老头子肯定有份,楚铮只好明哲保身了。

  当晚樊兆彦在营内设宴为孟德起一行接风。菜者极为丰盛,如此时节即便是在京城也不多见。但此地毕竟是前线,酒水备的不多,楚铮也不想在此大出风头,饮酒只是浅尝辄止。

  酒过三巡,孟德起谈起了正事:“兆彦,明日与薛方仲会面之事准备地如何了?”

  “统领大人放心。早已准备妥当。依双方协定,明日各带三千人马在十里坡会面。薛方仲似对明日之事颇为关心,今日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