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淳朴的村民_人在大唐本想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栋坐北朝南的三进宅子。

  门口两侧立着两尊头圆肚肥、憨态可掬的石狮子。

  类似四合院,中间一个天井,以回环的廊道分隔出庭院,房舍分布错落有致。

  又有假山水塘,亭亭树木点缀于白墙黛瓦之间,清幽静谧。

  张吉祥仔细的打量,咧着嘴大笑:“十贯就能买这么好的宅子,咱们真是走运了。”

  “严县令是卖人情,早知道这栋宅子这么好,我该原价购入的。”

  张易之微微有些悔意,能用钱解决的事,何必欠人情呢。

  “哦!”张吉祥点点头,又朝身旁几个小厮女婢大吼大叫。

  “你们愣着作甚,赶紧收拾屋子,手脚麻利点!”

  “春桃,夏荷,你们两个去煮茶做饭。

  “冬梅,你去整理书房。”

  “公子有洁癖啊,一定要打扫得一尘不染。”

  张吉祥说话的语气带着一丝命令的口吻,俺吉祥现在也是管家了。

  见公子神情没有不满,张吉祥挺起胸膛继续呦喝。

  就在这时。

  十几个村民站在府外,男女老少皆有,却不敢进来。

  其中一个年老的村民手里还提着一篮子鸡蛋。

  张吉祥见状,低声询问:“公子,要不要驱赶他们?”

  张易之狠狠剜了他一眼,亲自上前相迎,高声笑道:“各位乡亲,请进来。”

  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在乡村里,和村民结善缘总没有坏处的。

  “郎君,我是东庄村的村正,他们是租种你田的佃户。”

  村正学着读书人弯腰作揖,但说话的时候语气还带着颤抖。

  主要是这郎君太贵气了,一看就是豪门公子,面对上层贵人难免会不利索。

  张易之注视着村正忐忑的眼神,扫过村民们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

  他大概清楚村民的来意。

  这房子原主家的五百亩良田,肯定是租给这些村民耕种,然后收佃粮。

  既然自己住进这房子,村民很容易能猜到,田契也换人了。

  所以张易之沉吟片刻,温声问道:“村正,这田地亩产多少?”

  村正:“近年来风调雨顺,地里亩产能有六斗,碰上闹蝗灾、洪灾的年份,最多只能收两斗粮食,甚至颗粒无收。”

  亩产六斗……大概180斤左右,这还是肥沃的良田。

  要知道在前世,生产力提升,加上化肥农药,粮食亩产都有七八百斤,高产能有一千斤。

  180斤粮食还要缴佃粮,到百姓手上还有多少呢?

  张易之不禁感叹,这可是惶惶大唐,历史上相对富庶的朝代,但底层百姓还只是勉强饱腹。

  政治制度、生产力低下,科技落后……当这些原因制约了时代的进步,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可以做出改变么?

  见张易之一直在沉默,不时还长吁短叹,村民们更是忐忑难安。

  他们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以前是那王员外,现在换成这个郎君,佃粮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