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七七二章 争功(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玩不转了。

  那么,就不得不设计一套新的东西,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显然,刘钰这种在传统士大夫看来,极端激进式的改革,在一省或许还行,但推广到全国肯定要炸。

  那么,林敏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根据江苏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大顺设计一套传统的、但又是崭新的、不以明体制为基石的制度?

  如果不能做整个的制度设计,或者不敢折腾这么大。

  那么,有没有办法,只稍微解决一下生员问题?

  明末的那些著名的思想家,都很善于发现问题。但发现问题之后,给出的解决方案,只能说一言难尽。

  顾炎武发现了生员问题后,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减少秀才数量,一个县就两三个名额,然后搞辟举法。

  这样改的话,旧的问题倒是解决了,可新的问题肯定又出现了。

  而且,只怕比现在的问题更严重。

  考虑了一下幕僚对他的“前途”的建议,林敏问道:“你们觉得,兴国公叫我以仁义而制仁义,其意如何?”

  这几个心腹幕僚对此肯定是有看法的,遂道:“此事,我以为,国公此举,还是与本朝开国时候降衍圣公为侯一样。”

  “其意,在于羞辱。”

  “是要当众揭穿这些人的心思,名为仁义、名为百姓,实则是为己。”

  “但……但这个办法,意义不大。”

  林敏笑道:“他眼里的意义,与你我眼里的意义,自不一样。有些事,他觉得意义重大,可我看来毫无意义;有些事我觉得意义重大,在他看来不过修修补补。”

  “不过,今日不谈兴国公如何看待此事。只说以你我来看,这件事没什么意义?”

  幕僚点头道:“正是。兴国公这么做,我大致也能理解一二。但要说于大人之眼界来看,意义真的不大。”

  “就算不羞辱他们,不当众揭穿他们名为仁义、实则为盐商之利的嘴脸,以兴国公的手段和习惯,难道真就不改革了吗?”

  林敏笑道:“自是不可能。这些人便是再闹,以他的性子,多半直接上军队弹压的。”

  幕僚又道:“是以,我说,这么做,其实和本朝开国之初的做法有点像,但又完全没有开国之初那么做的意义。”

  “颜习斋言,宋儒之后,儒者皆为阴人、雌化、去雄矣。”

  “夫子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故要使女子倾心,必要使些手段。”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