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七六章 争功(五)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亦言: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生命权、信誉、私有财产都会受到法律保护的话,那么这只能是中华帝国……如果任何一个省的官员在离任的时候,得不到万民的称颂,那么这个官员一定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中华帝国的法律,是唯一珍视道德、私有财产、荣誉和人民生命权的法律。而这又和他们选拔官员的制度息息相关。”

  “然而亭林先生却痛陈选材之弊,慨叹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销磨之场屋之中;而少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材,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夫然后……敌国外侮得而胜之。”

  “天下文华之盛,在江南。江南文华之半,在江苏。我实欲对生员选拔一事,有所作为,使得真的能够为国选材。”

  “既言县学分斋之法,不过流于形式,那便罢了。”

  “我只是觉得,江苏省数万生员,日后伴随兴国公改革的深入,恐成……恐成前朝宗室那般,成为地方之害、活之废物。”

  “他们存在,总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使之有益于地方、有益于社稷、有利于名教才是。”

  最后这番话,是站在一个儒生的角度,用一种很难说清楚的角度,来考虑这里面的事。

  他能当节度使,所以他瞧得起那些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混了一辈子也没法出头的生员吗?

  内心肯定是瞧不上的,等级社会之下,学历鄙视,身份鄙视,很严重的。

  但站在一种说不清楚的角度,再看江苏将来这些生员的命运,林敏觉得刘钰纯粹是要把这些生员当猪养起来。

  苏南的税制改革和退税制,换一种角度看,实则是试图把生员变成朝廷的一条条狗。

  之前的优免制和特权之下,朝廷和这些士绅、生员发生矛盾,只有“革除功名”这一个办法。

  两者之间是没有缓冲的。

  本地生员,实际上谁真的靠朝廷官学发的那点钱生活啊?靠的是优免制特权制下的诡寄等地租、合法避税避役等。

  而刘钰在苏南的改革,对生员来说,最恶心的地方就在这个退税制。

  不说生员士绅的很多利益,被严重打压,终于做到了前朝末年江南地区的百姓最大的呼声——均田赋,不是均田,是均田赋。

  只说税收上来后的退税制,实际上使得朝廷和生员之间有了极大的缓冲空间。

  听话,就发狗粮。

  不听话,就不发。

  不再是像以前一样,要么听生员的闹腾、要么狠下心革除功名。现在多了一个“不发钱”的中间选项。

  一年将近四艘新战列舰的钱,退还到士绅生员手中。看起来挺多,实则不多。隆庆元年,光松江苏州镇江几地,查出来的花分田加诡寄田就500多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