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二六章 新的天下(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出必要的让步,从而扭转整个战局的胜负。

  当然,在传统天下观儒生的眼中,这一次阅舰或者大阅军队,只是为了做给日趋重要的江苏看的。

  让已经极为重要、且扮演着财税重地的改革后的江苏,明白朝廷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哪怕再扩展一下,也就是听说告知了朝鲜国、琉球、日本、越南,以及南洋诸国,都要履行“诸侯”义务。

  天子大阅。

  诸侯要干啥?

  诸侯要带兵参加,深刻体会一下什么叫天子、什么叫诸侯。

  这本身,也是合乎礼法的。

  天子阅兵会盟,诸侯按照爵位出兵参与会盟,这本身就是古礼。

  震慑威慑,自不必提。

  但旧天下观下的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

  实际上能想到这一步的,已经少之又少了。

  然而,其实对大顺的决策圈而言,这一次固然有威慑一下江苏本地商贾士绅的意思。

  但更多的,还是希望取得商贾的另类支持。

  这种支持,是以大顺还未发行的国债为基础的。

  一旦若是大顺开战,商贾能支持到什么程度?

  支持到只要觉得大顺能打赢,就能继续支持,尤其是很多与西洋贸易息息相关的产业。

  如果能压到7%、8%的利息。

  大顺以盐税、垄断贸易买扑年费、毛皮贸易买扑年费等等这些东西作为利息抵押,弄个一亿两,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对大顺来说,撑下去,就是赢。

  撑到英国国债崩盘,大顺就可以宣布获胜了。英国身上还有将近三亿两的国债,财政收入的大半,都要支付国债利息。

  赢了吃肉。

  输了吃屎。

  那么,怎么让商贾对朝廷开战有足够的信心、踊跃接受比较低的利息购买国债呢?

  自然是让商贾直观地看到,大顺自己的军事力量,有多么强大。

  不但可以打赢。

  而且可以打赢。

  越直观越好。

  越简单越好。

  而最直观、最简单的展示方法,就是陆海大阅、周边来朝、万炮齐发。

  松苏的商贾和新兴阶层,知道大顺有海军,有欧罗巴的那种巨舰,甚至时不时就能看到。

  可到底有多少呢?

  其实大顺的军舰吨位,未必太吓人。

  但一旦聚集到一起,却是可以帆樯如林的。

  叫那些外行的、不知道投送距离概念、难以理解战争逻辑的商贾,在必要的时候,会有充足的信心。

  至于对商贾的提防,对皇权来说,不是没有,但也就那么回事吧。

  皇帝内心一直确信一件事。

  不管是盐业,还是海贸,越大,越好管。

  分散经营,要靠高端的统治术。

  大而聚集,只要朝廷不崩,三个狱吏、五个厂卫,就直接能解决。

  在大顺这种地方,皇帝从来就没考虑过所谓的财阀夺权之类的可能。

  别看现在大顺这边的纺织业、盐业、海外贸易业有几大所谓的财阀巨头,其力量在欧洲小国或许足以呼风唤雨,然而在大顺的皇帝看来,两个厂卫就能解决——当然,按照正确叫法,大顺没有厂卫,那叫孩儿军。

  大顺有大顺继承的传统和历史逻辑,至少在皇帝看来,是这样的。

  刘钰也认可,只不过他不觉得蕴含狂暴力量的是这些大商巨贾,而是他们反面的另一支力量——以史为鉴,自然也就触到了皇帝的盲区。

  不过皇帝对这些大商贾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们就是个屁,几个厂卫就能解决的人而已。

  反倒是,如果不弄成这种大型垄断公司的模式,那反倒需要极强的控制力、统治术。

  比如盐。

  盐政改革之后,在皇帝看起来,管起来可比之前容易多了。

  小而全面发展勃勃生机的工商业,以大顺的控制力和统治力,确实也管不太明白。

  管十万个分散的小的,和管几个集合的大的,哪个容易,是不言而喻的。

  是以威慑的确是有,但对江苏商贾和新兴阶层的威慑,还真排不在前面。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