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六五章 备战(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兄弟居然是个朝鲜国的人,亦惊诧于竟然找关系能一直找到都督府……

  再一想自己这些年的境遇,心里不是个滋味。

  自己本来活得好好的,就是因为兴国公的盐政改革,废盐垦荒,导致他差一点家破人亡,也差一点死在了黄龙府。

  现在,竟是不知道何等滋味在心间了。

  他也反抗过,也杀过人,自己把握过自己的命运,自然不会因为对面是锡兰都督,就慌的坐立不安。

  只是内心五味杂陈,回想着许多年前自己被迫逃亡、差点家破人亡的故事。

  杜锋看赵立本神色有异,却也没问,叫人上了茶后,也不理赵立本,只问权哲身道:“兴国公说,你欲求救民富民之道,其心可嘉。叫我允你在岛上多看、多闻。尤其是让你见旧国之腐朽,过些日子可以送你去康提看看。只是,这几日不曾有从那边过来的船,你是如何来的?”

  “实不相瞒,学生已来一段日子了。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想着先看一看。加之,我身边这位,来寻弟弟,我与他也算有缘,当日渡海来天朝求学,还得他救命。是以随他一路寻找,前些日子去了宝石城,知其弟已然从军,故而……”

  那封信的面子自然是足够大的,杜锋一听是从宝石城那边来的,便知道人在什么地方了,点点头道:“兄弟之情,赶来探望,实在难得。这是小事,好说。”

  赵立本这时候心里再不爽,也赶忙拜谢道:“多谢都督。”

  谢过之后,杜锋又道:“看望可以,但若回去,那是万万不能的。法不容情,既入了军队,便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了。”

  “既是入了军队,又是战斗工兵,是拿饷的,至少要服役15年。中途退出,绝无可能。除非自己把手指头割掉,或者把大脚趾砸了。”

  他这既是说在军中法度,也是在说现实。

  锡兰征兵,增加军队数量,尤其是吃皇粮的拿军饷的部队,那可不是他能决定的。

  军改之后,再没有地方督抚随便招兵的情况了,敢这么搞,那就真的离死不远了。

  至于朝廷为什么选择在锡兰征兵,则是因为朝廷决策圈的那群人,都知道印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

  实际上,枢密院参谋总部已经定下来了大致的开战计划,并且在前段时间杜普莱克斯来与杜锋谈事之前,已经传达到了南洋都护府。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是战术上的。

  而战略上,既然皇帝选择了枢密院决策权这一套军改方案,那么皇帝必须要做战略指导,以维系在军队的绝对威望。

  所谓的开眼看世界,有时候也没那么复杂。

  就像是印度地区一样。

  大顺决策圈的那群人,所需要的开眼看世界,其实简单的很,并不需要多复杂的情报。

  已知:

  最富庶的、大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