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零章 最后的闹剧(十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催生出来的。

  反过来,如果没有英国的极致重商主义,那么就不会催生出自由贸易;如果没有法国的科尔贝尔主义,那么就不会催生出重农主义自然秩序论。

  大顺也一样。

  因为大顺对经济管的太少、甚至可以说之前吊毛都不管——这和蒙元对于地方的控制一样,可以认为说,这是项技术活,想管,但是没这能力,也管不明白。

  但是,论迹的话,就是没管。

  于是才催生出了浓厚的周礼学复古、荆公新学的复兴、盐铁论的再议。

  《易·丰》言: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吕氏春秋》言: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国富论,是对英国极端重商主义的物极必反。

  自然秩序论,是对法国科尔贝尔主义的全则必缺。

  同样的,大顺这边的周礼学复古、霸道复兴、盐铁论再议,也是对明晚期开始的经济完全放任的盈则必亏。

  这是大背景。

  而具体到小环境,那就是废漕改海,导致了传说中沧海桑田的变迁,在短短二三十年内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大顺的所谓精英阶层,怎么可能不把问题,往“物流成本”上想?

  物流成本,是不是大顺继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是。

  那么,物流成本,是不是大顺继续发展、资本主义继续萌芽成长唯一要解决的问题?

  不是。

  那为什么实学派里,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都在盯着这个问题?都试图去解决刘玉说的“穷的去不起、资本不肯去”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是在废漕改海后的经济学启蒙运动中,最容易被注意到的问题。

  没有学问,是一蹴而就的。

  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不也只是提出了“绝对优势”,直到谷物法问题后这个问题无法解释了,才有李嘉图补充发展出来了“相对优势”?

  大顺这边的经济学启蒙运动,也是一样的。

  残缺的。

  片面的。

  需要补完的。

  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继续发展、补完之前,大顺终究还是要继续塑造可以发现新问题的经济基础、塑造可以产生新的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

  自由贸易的思潮,产生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

  并且,是因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存在关税保护、重商主义、国内政策性保护等。

  所以,可以这么说,自由贸易理论,在大顺,压根不可能自己出现。

  除非有一天,大顺搞出来贸易逆差了、搞出来关税保护了、搞出来产业扶植了。

  否则,这东西,在大顺压根不可能出现。

  反过来,也一样。

  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在1760年,指导了英国经济的运行吗?

  并没有。

  相反,他的学说,虽是显学,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