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一章 不拘形式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这一句“以和为贵”,可是让晋王把燕王恨到了骨子里。可他这么做,无疑就是变相的庇护了齐王。朱雄英是想不明白,太子没说,他也没法往深里问。

  但有一点很明确,在太子的手好之前,他就得捉刀代笔,帮着处理政务。这活计,是朱雄英最烦的,从前看老爷子整天桉牍劳形,他就透着烦。

  第一天,朱雄英负责念,太子怎么说,他就怎么批,当了一天无脑的笔,机械性的熬了四个时辰,出来的时候,膀子都硬了。

  第二天,朱雄英念完,太子还让他表述一下自己的意见,补充不足之处后,再按照太子的意思,将奏章批好。

  第三天,太子让他直接批,批写完,朱标再随便抽几个检查。

  ......,到了第六天,朱标发现异常,原本应该批三个时辰的东西,朱雄英一个半时辰就批完了。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翻了几本朱雄英批奏的本章,看完之后朱标“拴Q”了。用眼睛盯着,这小子中规中矩,一放松就玩离经叛道,是吧!

  “来来来,你给孤解释一下,临山卫、定海卫、昌国卫闹响,你为什么要兵部派员,就地处决浙江都司千户以上所有正职军官。”

  朱标自觉是个开明的人,他要是个老古板,就不会任由朱雄英天南地北的瞎胡闹,更不会让随即用批写朝政文牍。

  他允许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允许犯错误,可你不能太出圈。这批都是什么,别说下面执行起来会有异议,皇帝抽查又该怎么交待。

  可朱雄英却不以为然,给他倒了一杯茶,还让朱标稍安勿躁。这让朱标更说火大,他知不知道,这轻轻的一笔,会有多少人被牵扯,又有多少人会丧命。

  “父王,您急什么啊!儿臣这么批,觉得是有理由的。”

  “像您这般长篇大论,苦口婆心,完全是徒劳无功。”

  朱雄英这话,可是把朱标气乐了,教下面的官员,谨慎处置,“一事通,不再难”,这有错了?

  他跟宋廉求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过他,帝王者,教百官,立社稷。百官顺服,依律行事,天下则垂衣拱手而治。

  怎么到了朱雄英这,就成了无为而治了呢?李善长是法家的,但这也不是他的路子啊!

  “行行行,你能狡辩是吧,来,你说给孤听。”,朱标倒想看看,这混小子能狡辩出什么来。

  额,见太子亲爹不依不饶,非要刨根问底,朱雄英耸了耸肩膀,只能老老实实的解释。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爹呢!

  先说下面的那些官,请安之类的吉祥话占了一半,朱雄英没他那么好的耐心,看他们的拍马屁,直接跳到后半段,看正事就行了。

  至于说,朱标教不会他们,是因为大多数官员,爱惜自己都多过忠心朝廷。他们上的本子,多数都是伸手要东西,所以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