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 14 章_我把异界物资上交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姐和杂工小哥张罗着封窗封门,一楼没事的人吃过早餐也都上来帮忙。

  然后就是持续几个小时的沙暴,一直到了午饭时间,外墙噼里啪啦的响声才减弱下来,狂风也不再像咆哮的巨兽,风势逐渐放缓。

  等到午饭结束,旅馆终于能够再次开门开窗。

  这次沙尘暴就算过去了。

  街道上,墙角旮旯随处可见堆积起来的沙尘,植物枯枝碎屑也刮得到处都是。

  孟溪发现许多都是未见过的品种,大概是沙尘暴从更北边带过来的。

  不知道沙尘暴对西山石壁会不会有影响。

  孟溪担心,卷刺仙人掌的生长地可能会遭到一定的破坏,但是转念一想,这也确实是一个收集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自然样本的好机会。

  离开旅店,孟溪顺手把值得一捡的“碎渣”都收进了样品包,和那些去捡货的人告别,动身前往西山石壁。

  不知是不是沙暴过境的缘故,今天的中午没有那么燥热,远方的天空也更加蔚蓝。

  孟溪轻车熟路,没多久就到达了西山石壁。

  和预想的差不多,的确有不少仙人掌个体在沙暴中出现了倒伏甚至连根拔起,不过更多的还是稳固生长的个体,看来这个规模的沙暴并不罕见,每一次过境对这里的伤害也不大。

  所以并不是卷刺仙人掌只在石壁生长,而是那些长在石壁之外的个体都被时不时出现的沙暴刮走了。

  这边安全,个体就越繁殖越多,形成了一个小的生长区。

  一边感慨一边继续工作,孟溪调整随身摄像头,着重收集了一些受沙暴影响的个体,然后又按照手机里工作组给她汇总的需求单,采集那些各研究小组需求的虫害样本、缺水样本、根系断裂再生样本……

  幸好孟溪以前和种子库的同事们合作过不少任务,采集工作虽然繁杂,但也不是无从下手。

  另外,集中精力归集中精力,孟溪也没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古怪歌声的调查任务。

  早上和工作组交换信息的时候,孟溪就申请了一批声音采集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可以长时间录音,还可以通过内置程序对声音做一定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孟溪确定歌声来源。

  现在采集样本的同时,孟溪把这些设备安置在了石壁现场,有的装在仙人掌上,有的放在沙地轻轻的掩埋,有的则是放在石壁的缝隙里。

  孟溪本以为要连续录制几天,才可能再次捕获歌声,却没想到她的设备才布置下去,那古怪的歌声又出现了。

  这次距离孟溪更近,声音也更清晰。

  孟溪立刻警惕起来,她距离保持随机应变的姿势,同时打开皮甲下的夹层,操作藏在硬皮外壳下的特制手机。

  手机显示着录音设备的app界面,几个设备都捕获了声源,正在生成分析报告。

  “……声纹存在循环,人工痕迹明显……”

  这个意思是,发出歌声的可能是某种设备?

  孟溪戴上耳机,重复播放设备捕捉到的声音,这声音的确和昨天的歌声几乎一模一样。

  而且孟溪还注意到了另一件事,这个歌声出现的时间,好像也和昨天相差无几。

  这感觉,让孟溪莫名想到了一样东西。

  准点报时?

  在歌声结束后,孟溪根据声源定位,敲开了一块松散的石壁,在碎块掩盖下的沙土上开始挖掘,很快孟溪的手就感觉到了一阵不自然的气流,当她的小铲子再一次敲下去的时候,沙土层出现了轻微坍塌,一个黑洞洞的入口出现在孟溪眼前。

  孟溪摸出伪装成火种的照明手电,向洞口内照了进去,光线照亮内部空间,孟溪看到了一面平整的墙壁。

  没想到,这石壁下的内部空间竟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个有着金属墙壁和地板的小房间。

  洞口连接的部分正好是房间被挤压变形的厚重金属门,此时那门口开着大半,刚才的气流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歌声的源头应该也在这地下房间里。

  孟溪重新确认了土层结构和这个金属房间的稳定性,然后在地面装上安全绳,小心进入房间探索。

  这个结构简直就像一间地下小金库,或者说,像是某种地下避难所。

  。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