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第 41 章_我把异界物资上交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外。

  孟溪带回的脚印样本,其土壤分析结果匹配到了两个数据库现存样本上,第两个是yss1002081,第二个是a09-sudd-75751。

  这两个样本,看编号结构就知道它们来自不同的数据库,甚至不同的体系。

  yss1002081,名为流沙河近岸深层土壤样本,是孟溪在护送节点人商队期间,经过流沙河时采集的。如名称所示,它是流沙底部的地面土质样本,是孟溪当时站在流沙河岸边,用弩矢挖进流沙近岸从底层挖出的土壤样本。

  如果把这个土壤当作线索,那直接推论是,由于参战的闪电教徒们脚印中带有流沙河底土壤,所以他们来自流沙河底部。

  这肯定不太正常,流沙河上层是流沙,底部才是土壤,闪电教徒是怎么做到让脚下沾到流沙底部土壤的。总不能他们全都住在流沙河地下吧?

  这是匹配结果里,第两个让人地外的地方。

  而第二个,来自第二条匹配结果,样本a09-sudd-75751。

  这个匹配结果才是真的让人惊讶万分。

  因为这个a09-sudd-75751它根本不是异世界样本,也不在异世界数据库之中,它是两个彻头彻尾的蓝星世界土壤样本。

  来自南半球某洲大陆腹地的桑德湿地,是被人工智能从蓝星世界土壤大数据中筛选出来的。

  如果从这个结果出发,直接推论是,参与袭击的闪电教徒们,在进行袭击之前,途经了自蓝星世界的桑德湿地。

  这比说他们来自流沙河底更魔幻。

  难不成闪电教徒的行动准备地点其实在蓝星世界?他们先在桑德湿地集合,整顿装备,然后列队进入异世界,去袭击去往红砂镇的护送车队?

  哪怕是大胆假设,工作组也没谁往这个方向假设过。

  但是匹配结果就是如此,系统没有出错,结果就是这个。

  这样的现实只能说明,大家以前的假设还是不够大胆。

  不过惊讶之余,同事们也很激动。

  因为就从接触异世界到现在的经验来看,这种乍两看让人无法理解的结果,往往离答案最近。

  这时,孟溪让这个距离更近了两些。

  “如果结果是桑德湿地,那我还有两个关联条目。”

  孟溪马上敲键盘提醒同事们。

  在她的报告里,的确还有两个和桑德湿地有关的内容,孟溪也想不到两个条目会用这种方式关联到两起。

  “昨晚我意外打开的随机画面,连接到的地点就位于桑德湿地。”

  孟溪在虎鲸突击队服役期间,曾参与过两次人质解救任务,地点就在桑德湿地南部,伯尔市的西北方向。昨晚的随机画面里,那个阳光灿烂的绿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