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上门讨教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拒绝了吐蕃的和亲?”杨帆脑子飞快的转动,很快便明白了原因。

  李雪雁盈盈一笑,说道:“窥一角而知全貌,杨大哥果然如传闻一般聪慧,小妹佩服!”

  “雪雁妹妹过奖了,不过是瞎猫碰到死老鼠,乱猜尔!”被一名女子用祟拜的眼神望着,即使以杨帆的脸皮也不由一红。

  女子那祟拜的眼神与后世的追星一族简直无二致。

  没想到这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只是不知吐蕃知道被自己破坏文成公主入藏,会不会气得出血。

  要知道文成公主入藏意义非凡,唐太宗的陪嫁也十分丰厚。

  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

  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可以说这些东西为吐蕃的快速掘起提供物质基础。

  看着清秀雅丽的李雪雁,杨帆没想到这小姑娘在原历史中承受了如此的厚重。

  不过,只要外族不痛快,自己便痛快了!

  在杨帆陷入思绪之时,李雪雁朱唇轻启说道:“今日小妹前来,除了感谢杨大哥援手之恩,另外想讨教一番诗词歌赋,杨大哥作为英武的男子,却能写出如此凄美的诗词,小妹佩服不已,请杨大哥不啬赐教。”

  其实这是李雪雁想不通的地方。

  甚至很多长安城的人也想不明白,大多认为杨帆的诗词是抄袭的。

  在他们看来,杨帆是个棒槌,若是舞刀弄棒倒很是有几分虎里虎气,上战场也可能是一个攻城掠地的猛将。

  可要是说起行文弄墨,众人还真就不服杨帆。

  哪怕有《琵琶行》这首诗在前,让众多清倌和文坛才子刮目相看。

  但琵琶行只是用平铺直叙的手法,浅显直白的遣词用句,平淡中却孕育出一股发人肺腑的哀愁,才很容易让人不由陷入其中,要说文学素养其实没有到极致。

  若说琵琶行是偶有所得,《水调歌头》确实完全风格不同。

  《水调歌头》整首词用精雕细琢的文字排列,单单只是字里行间蕴含的那种缠绵悱恻的哀愁凄苦就让人依依不舍。

  大多数人认为绝对不是杨帆这种只会动拳头的家伙能写出来的。

  词由心生,修饰手法再夸张,若没有相应的人生体会感悟,如何能写得出这份情感?

  可要是说抄袭,那么问题就来了!

  抄谁的?

  毕竟这种水平的诗词,一旦横空出世,必然会在短时间内传遍士林文坛。

  很多所谓的饱学之士其实也研究过杨帆的诗词。

  也曾想到杨帆是否是抄袭或代写,可想来想去,找来找去,非但想不出这些诗词的印象,连相似风格的诗人都想不出。

  这就不由让人意外了,不得不承认,这诗词真是杨帆那个棒槌写的!

  可是以杨帆的阅历,又显得矛盾不已,才让众人疑惑不定,连呼怪哉!

  不过他们哪里想到杨帆是个穿越者呢,更是一个文抄公?

  这也是李雪雁这样的众多才女有一探究竟想法的原因。

  见李雪雁一副悻悻求教的样子,杨帆傻眼了!

  没想到这小姑娘还是一个文艺青年。

  对于诗词歌赋,杨帆是七窍通了六窍,还有一窍不通,盗窃几首诗词那还有可能。

  讨教诗词蕴意,那不是扯淡么?

  正寻思是该如何应付之际,下人来报,诗诗姑娘来访,顿时让杨帆松了一口气。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