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8章 心底的梦想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区的一种想法。

  其实让大军在吐蕃驻军也不是不行,但是大唐现在的府兵制度却有着天然的缺陷。

  因为吐蕃实在太远了,府兵轮番驻守的策略肯定不行,轮值一趟就得一年,这对于大唐于兵于民的府兵制度相冲突。

  毕竟中原是一个农耕国家,生产力还达不到的时候不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粮食才是百姓生存的根本。

  军人职业化虽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朝廷的经济又支撑不住。

  财富不积累到一定程度,说社会进步只是一种空谈罢了,这就是时代背景的局限性。

  因此,就目前的大唐社会形势和发展阶段来看,府兵才是最为适合的制度。

  想要将府兵制度转换成军人职业化,时机未到。

  若贸然提出,不仅会遭受重大阻力,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导致社会动荡。

  那该用什么方式把四夷与大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呢?

  杨帆极力想要寻找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虽然不想承认,但某资制度还是有借鉴的地方。

  记得以前的某个超级大国,虽然不是唯一的,却用本国经济全球化控制了世界上百年。

  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财富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而且每当发生经济危机,也可以转嫁到其他国家身上,这就是经济霸权的优越性。

  现在的吐蕃已经纳入了大唐版图,用来作为一块试验基地是最适合不过。

  更何况,这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只要打通了经贸之路,就可以让大唐的影响力传遍周边国家。

  以经济奴役一个国家才是长远之计。

  当然,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大唐的铁骑又是强有力的保证。

  思绪间,杨帆骑马穿过街道来到营地,刚想下马,便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

  扭头看去,却是李恪正站在远处不停向他挥手。

  杨帆叮嘱亲卫先进去,然后策马来到李恪身旁,翻身下马便抱拳问道:“殿下怎么不随大军一同回去?”

  作为前锋营的督军,牛进达都已经走了,李恪却留下来,确实让杨帆有些意外。

  李恪憋了憋嘴:“本王倒是想随军回去,可惜这里的事情太多了,暂时先留下来帮忙。”

  “既然事情很多,那殿下来这里做什么?”杨帆好奇地道。

  李恪苦着脸,不悦地道:“你还有没有点良心,本王当然是来跟你知会一声,谁让你是本王的朋友……”

  那副幽怨的模样,直接让杨帆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要不是知道这家伙的性取向正常,真想一巴掌给甩过去。

  不过,如果这家伙随便穿上一身女装,定能把榜一大哥迷得昏头转向。

  当然,杨帆自然不会被这家伙的表像迷惑。

  无事不登三宝殿!

  如果只是想让自己知道他不走,只需要派一个亲兵过来就行,何必要亲自跑一趟。

  这家伙自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