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42章 猫眼术_你管这叫法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理方面,后世的夜视仪并不复杂。

  夜晚并非完全无光。月光,星光,这些都是夜间的可见光源,而除了可见光外,由于热辐射效应,几乎所有物体都会持续发出不可见红外线。

  只要想办法收集到这些微弱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通过某种手段将其放大,最后传达进人的瞳孔里,就可以实现夜视。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光电转化”。

  首先要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放大,再把放大过的“电信号”转化回“光信号”。

  当前时代,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光电转化原件上,即使明确了技术目标和技术路线,材料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制备。

  而使用法印,在莫林看来,极有可能直接越过这一壁垒。

  这也就是他之前答复雨果·德拉库尔时,所提到过的法术“优越性”和“先锋性”!

  莫林停止回忆,起身找了个距离篝火更远、更暗些的地方重新坐下。

  第一步:

  虚无之中,他施展“以太”,创造了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极度透明的圆薄片。

  之后,他施展了“感知”。

  通过之前的几次尝试,莫林已经确认,这个新法印的感知对象可以是一切形式的物理能量,其中自然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线。

  而对于这二者,“感知”法印都可以将其转化为“光元素”,也就是“光”法印的直接产物。

  以上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莫林发现,“感知”法印可以附着在“以太”造物表面。

  作为穿越者,他将“感知”作为一种感光涂层理解,很快就推导出了这样的用法。

  而这,很可能是古书原作者想不到的部分。

  第二步:

  此时的“光元素”由物理学意义上的光子转化而来,缺少法术层面上的活性,无法直接进行参数调整,否则问题在这一步就可以完全解决。

  但它可以立即接入“映射”法印,之后通过类似物理学光电转化的过程,转化为重获“活性”的“雷元素”。

  这是“映射”法印的真正价值所在。

  第三步:

  具备“活性”,就意味着可以通过“雷电”法印的介入,重新获得施法层面上的掌控。

  而“雷电”可以模拟出电学特性,换句话说,可以通过模仿放大电路的方式,注入法力,将微弱雷元素的能量大幅放大!

  这是“夜视法术”最重要的一步!

  第四步:

  将“雷元素”接入第二个“映射”法印,将它重新转化为光元素。

  相比之前直接从外界感知到的微弱光元素,这些光元素的能量密度已经提升至原来的数十万倍。

  第五步:

  以“光”法印介入光元素,支付法力,将其激发为可见光。

  这一步的原理已经无限接近照明法术“辉光术”,所以还能进一步提亮,但因为亮度已经足够,所以并无必要,除非想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