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斐波那契数列与的士数_学霸神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1)+F(n-2)(n≥2,n∈N*)在现代物理、准晶体结构、化学等领域,斐波纳契数列都有直接的应用,为此,美国数学会从1963起出版了以《斐波纳契数列季刊》为名的一份数学杂志,用于专门刊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当然君信所说的斐波那契数列与实际上的斐波那契数列略有区别。实际上的斐波那契数列有一个规定,即第零项为零,第一项为一,以后的各项则等于其前两项的和。而君信的则有所不同,他以两个人的学号作为起始,运算规则虽然相同,但是却也相对的各项则已经完全不同。

  君信的建议很快的便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不管什么年代,人们对于新奇的游戏总是抱着好奇与积极的态度,更不用说是与自己的所学积极相关的了。以至于关于之前全班一直通过的早整整君信的决议此刻被无情的抛弃了。当然除了当事人君信和发起人吴哲等班干部还记得这茬之外。

  由于以斐波那契式的公式进行运算,越到后面,数值越大,计算起来将会十分的麻烦。不过由于计算只是比对最后的两位数字,所以只要每次自动忽略前面的数位上的数字,保留最后两位数字就完全可以应付眼下的场景。

  由于对班级里面的人不熟悉,对每个人的学号等信息君信也是不了解,所以他自己本身并不会因为他的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而减少或者避免被抽中的机会。

  很快,经过重新讨论后,君信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采纳和适当的修改,便开始了执行。于是快速的计算就在这间屋子里面开始。结果第一位倒霉的家伙很快的就被抽了出来。1729,这样的一个独特而又平凡的数据。

  君信对班级里面大多数的人都不认识,不过同宿舍的三个人和以前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向他请教问题的魏东来,这四个人大概是君信最熟悉的四个人了。而被抽到的第一个人,正是君信认识的人之一,学号1729的,在教室里面同样声名显著的魏东来。

  与君信不同,魏东来的声名显著不是因为做出了多大的成果,而是因为曾经在国外上过学的经历,以及在班级里面每每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请教的问题。加上他的那种美式的思维习惯和作风,所以在班级里面拥有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