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数学研究所_学霸神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水木来说,1980年的元旦是一个收获的日子,期间发生的许多大事,让水木收获良多。对水木的数学系而言,也是如此。

  从完美证明了卡拉比猜想的邱成桐教授的提议开始到正式的筹备、组建、聘任和建设,如今水木的应用数学研究所终于建造成功了。

  邱成桐教授因为解决了悬疑未定的卡拉比猜想而声名响彻世界,在数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也是一项菲尔兹奖级别的研究成果。卡拉比猜想的成功证明,让邱成桐教授在1982年获得了菲尔兹奖。在原时空中,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

  早在1980年以前,邱成桐教授便与水木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高校商议筹建各个大学自己的数学研究所。水木大学由于数学系刚刚建立,所以对此事格外的重视。胡教授除了有自己的研究项目之外,剩下的一大半时间倒是都在这个项目上耗着。

  不过由于数学研究所刚刚建立并没有多长的时间,所以,各部门还没有正式的投入运行,想要正式的工作的话,也起码要等到过年之后的下个学期开学之后了。

  由于完美的解决了莫得尔猜想,顺带着还解决了沙伐尔维奇猜想、台特猜想的君信,则已经被列为数学研究所的第一批人员。

  相对于其他的学科讲究论资排辈的陋习而言,数学界更多的是靠实力。因为数学的独特的完美性要求,所以数学家往往都是在四十岁之前取得巨大的成果。年轻便象征着想象力和创造力旺盛,代表着敢想敢干,也相对的便容易出成果。

  按照数学研究所的规定,大学结业且继续在数学方面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才能进入到数学研究所里面学习。所以数学研究所一般招收的最低要求都是大四的毕业生。君信则是数学研究所的唯一的例外。

  至于原因,让君信有点哭笑不得。胡教授很扭捏的含糊不清的扯了半天才将原因说清楚。

  原来数学并不像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简单单就凭借着几只笔几张纸就能完成的。设备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在四色定理通过超级计算机解决后,数学的计算仪器也变成了数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水木的数学研究所则由于君信的一篇《数学年刊》的文章发表,成为了研究所的法宝,在申请经费购置一台小型的超级计算机时,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的问题,一路绿灯,将其他的几个学校和研究机构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数学研究所因为借着君信的东风,所以也不好意思用完之后就将君信一脚踢开来,所以最后在讨论的过程中,以10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君信加入数学研究所的议题。

  君信在与班长讨论完元旦晚会的事情之后,便接到了郝鹏学长的通知,邀请他第二天上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