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养丹之道_鬼吹灯同人之过路阴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家的

  修真之法,也叫‘丹功’。通周天,三田往返是现在人们最普遍认可的方法。讲究吐故纳新,求一个松静,也就是平和的心境。道家

  修真不像佛家‘禅静’那样要求断五根六念,也没有‘入定’之说,只要能得个安然平和即可,一切顺其自燃就好。以呼吸的力度和意念引导腹中热气自然走上督脉,过三关,上百会,然后走任脉,舌抵上腭,通过舌头,度过上雀桥,经过中丹田,回到下丹田。然后又是上督脉,回任脉,如此反复。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循环不止。此即是小周天。需要注意的是,当吸气时,真气应当走督脉,呼气时,真气当走任脉,一个呼吸,就是一个周天。

  炼气是很漫长的过程,而且时时要注意五行之间的平衡关系,不能急功尽力,一旦造成一门独大的局面,那就会出现五行相刑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走火入魔’,也是炼气者的大忌。所以,炼气之道也称做‘修身养性’,修身为补气,而养性说的就是调和之法了。循序渐进不得贪多,不是补得气越多就越好。

  修真说白了就是以这种呼吸功法,聚五行之气为人所用。当气聚到一定程度,就达到了传说中的‘成丹’之境。其实,关于丹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很模糊,因为‘成丹’过于艰难。气本为虚浮之物,丹却是化形而得的实体,要想从虚中取实难度可想而知。丹鼎派也提出很多说法,什么‘玉液’‘金液’为丹之根本等,具体如何就不得知了。

  不过孙为民隐约感觉到,这丹很可能是人身体里的五行之气旺盛后所生的,所以丹居的位置正是胃脏之下,人们称为‘丹田’的地方,意为丹居之地。这样来看,‘丹’就是五行所生的第六物,一切的神通都在这是个神奇的小丹上,故有‘金丹’之说,意为了珍贵。

  由于‘成丹’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的生命又过于短暂。所以,人

  修真养丹要比‘地仙’们难的多,‘地仙’本就是容与自然之中的灵怪,可以说它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安然平和的养丹之道。而人,由于欲念太多,催生的**就更复杂了,所以很难达到那种自然平和的‘松静’之态,养丹时就要难的多。很多修道之人隐与山川幽谷之中,也是为寻那容与自然的‘松静’之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避世

  修真’。

  ‘地仙’们养丹和人完全一样,也是求个五行之气。而且它们还有比人更能耐的地方,那就是…‘吐丹’,这个方法就简单快捷,不需要通过身体的调和就可以直接让丹吸收五行之气。操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丹吐出来,再吸回去,再吐出来,如此反复。而它们所养的丹和人的多少有点不一样,人养丹完全靠自身调和而来,可以说是很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