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烦人的家伙_我在1980有片原始森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集的时候,向来是公社购销点最忙的时候。

  公社下属各个生产队的村民,手里有点东西的,大都会趁着来赶集的时候带上。

  药材、皮毛,是山货大类,这些东西自然不用多说,购销点一般都根据品质进行收购。

  但也有一些,纯属出来碰碰运气的。

  有不少人,甚至都不确定手头拿着的东西是什么,只是觉得稀奇,然后就带来了。

  王明远到了公社购销点转了一圈,发现大都是些农副产品。

  这些东西,意思不大。

  收鹅毛鸭毛,做羽毛球,做羽绒,做羽扇?收鸡毛做毽子和掸子?

  棉麻、土布、土纸?

  各种鸡鸭肉禽和蛋类?

  还有那些叫不出名目的乱七八糟的药材?

  王明远转了一圈,发现真没啥意思!

  大概,比较有价值的,能让他稍微赚点钱的,就是收起来的金银花了。

  五月到了,到了采摘金银花的时节了。可是这数量,也太少了些。

  可王明远想想也是,这可不像后世,有专门的基地进行人工种植采摘,山民们送来的,都是采摘自山野的,回家进行晾晒阴干,收集起来的,着实不易。

  算了,少点就少点吧,总比白跑一趟强。

  王明远钻了进去,找到负责人,稍微交涉一番,以直接提高两毛的价格,将那装袋堆压在一起的三百斤不到的金银花,全部买了。

  这时期,供销社的收购,本就是通过农村廉价收集各种资源积累,维续城市发展。

  虽然向来是公对公的流转,但即使这样,收购起来的东西,还是得专人去奔赴各地寻找销路。

  王明远是谁,他现在好歹也是明远农场的场长,有着正式批文的,告知收购负责人自己有销路,而且省了到处跑和各种流转的麻烦,坐地就能一斤直接赚上两毛钱,事情很容易就办妥。

  为此,公社供销社负责人还专门将他请到办公室,很客气给他泡了茶,开具了证明。

  王明远见状,干脆将收购点这些时日收购的羊肚菌和各种皮毛也一并买了。

  阿渡公社,从三月份开始收购,除了销售出去的部分,现在剩下的,也不过五六百斤而已。

  至于皮毛,数量倒是不少,大大小小收了近四百张。

  山民大都有上山打猎解决自家肉食困难的习惯,当然,也有不少像张守忠他们那样,以野味赚钱补贴家用的人,皮毛的数量以兔皮、麂子皮为主,大型牲口诸如水牛皮和黄牛皮反倒不多,毕竟是农用牲口,在农村,除非生病、老死淘汰或是出了意外才会偶有收获。

  东西不重,但都挺占位置。

  他拿出之前在明城各个收购公司收购的标价,细细算了下,将这些东西出手,倒也能有六千七八近七千的赚头。

  可惜,收购价格最好的地方,只是明城这样的省会城市。

  现在也只是在云省地头的几个地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