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6章 平凡之路(四)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平凡之路(四)

  六年后

  建初元年

  釜山

  昙花镇

  镇外的一个小农庄

  “呱呱——”

  “咕咕咕咕——”

  “咩——”

  许多鸡鸭绵羊的声音叫唤不停,三只绵羊被放养在草地上,几十只鸡被放养在农庄里自由活动,几十只鸭子被放养在水稻田里自由地捕捉稻田里的虫子。

  由于在王家统治下,每个人的人均田亩量是中原的两三倍,地实在太多太大了,所以他们没办法像中原一样聚居在一个个小村庄里,而是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小农庄,在农庄内进行生产活动。

  这主要是王家与中原朝廷的统治思维不一样。

  中原统治者是希望在有限的土地内养活更多的人,这样就有更多人给朝廷交人头税。

  而王家的想法则是,在有限的土地内养更少的人,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更多口粮卖到中原赚钱,有了更多的钱和粮食,就可以加快对海外地区的开荒。

  因此,如果一个人最少需要二十亩地才不会饿死,同时他的精力又最多只能开垦五十亩地时。

  中原朝廷的想法是给每个人都分二十亩地,这样的话,在同样多的地的情况下,就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就有更多的人交税。

  而王家的想法则是给每个人都分五十亩地,将每一个农民的精力都用到极限,在土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更少的人,就意味着消耗的口粮更少,就能有更多的余粮拿去继续开荒、酿酒、卖钱。

  而且人太多了的话,管理起来也更麻烦,如果人均资源量多还无所谓,人均资源量少的情况下,就更加难以管理了。

  人均资源量足够多的时候,哪怕王家敲骨吸髓,百姓也勉强能够饿不死,人均资源量太少的话,哪怕朝廷只是稍微提高一下税率用来征税对付外敌,都会导致一大片百姓饿死,搞得天下哀鸿遍野,到处都是造反的人。

  所以,虽然王家对自己统治下的百姓剥削其实比朝廷更严重,基本没实行过仁政,但在事实上,王家统治下的百姓却比中原百姓生活得更加滋润。

  而在中原,虽然朝廷常常进行休养生息等仁政,可百姓的生活水平却反而不如被敲骨吸髓的王家百姓。

  当百姓有一百斤粮食时,哪怕被王家拿走九十斤,他们也勉强能活下去,当百姓只有十斤粮食时,哪怕中原朝廷只是拿走五斤,都将会导致遍地饥荒。

  从来不屑于对百姓实行仁政的王家,其治下百姓却过得有滋有味,常常对百姓实施仁政的中原,其治下百姓却总是贫困潦倒。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王家自先祖王康时期就点出了【探索理念】,认为海外的土地和资源有的是,所以没必要分得那么小气,这样只会耽误自己赚钱的速度,一直开荒,用海外无限的资源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