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8章 曹秦(二)_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8章曹秦(二)

  两个月后

  冬初

  许昌

  郊外农场

  寒风瑟瑟,许多农夫在农田中瑟瑟发抖,虽然他们面黄肌瘦,但他们却没有丝毫愁苦,反而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辽东地区一年一熟,春种秋收。

  中原地区一年两熟,春种夏收,秋种冬收。

  交趾地区一年三熟,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冬收。

  现在,许昌屯田农场的屯田客们正在进行冬收。

  “如今天下各地都在闹饥荒,许昌这里却有这么多粮食丰收,真是难得一见啊。”刚刚来到许昌的郭嘉看着老农民们在收割粮食,不由得发出感叹。

  三年前,他本来已经去了袁绍阵营,但是在袁绍身边待了几个月以后,发现袁绍身边的谋士实在太多了,内卷过于严重,他待在袁绍身边很难有出头之日。

  因此他干脆离开袁绍,回到老家每天跟其他名士们畅谈天下大事。

  直到不久前,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的戏志才突然病逝,于是曹操让王佐之才的荀彧推荐新的人才。

  荀彧因此就把老熟人郭嘉推荐给了曹操,郭嘉也从此摆脱了失业状态,来到许昌给曹操当谋士。

  郭嘉的老家在颍川,而颍川郡被黄巾军、西凉军、袁术,这三股势力轮流祸害,搞得当地民不聊生,到处都是难民。

  “自从明公实施【屯田】以后,这里的百姓饿死的就少很多了。”典韦被派来专门负责保护郭嘉的安全,可见曹操对荀彧推荐的人才还是很重视的,由此也能看出荀彧才是曹操的真爱,只要是荀彧推荐的人才,哪怕连见都没见过,他曹操也相信对方一定是个真正的人才,提前派出猛将去当保镖。

  “屯田?”郭嘉自然是知道屯田的,早在孝文帝刘恒时期,大汉朝廷就开始把中原人口迁徙到关中开荒屯田,充实关中人口,增强皇权的实力。

  不过孝文帝时期还没有屯田这个说法,也没有形成对应的制度,只是哪天突然觉得某块荒地需要开垦了,就从中原迁徙人口。

  直到名臣王长炯根据孝文帝迁徙人口开荒的先例,进行了改良,然后创造出了【屯田】这个说法,为孝武帝解决了流民问题。

  可惜孝武帝后期太滥用民力了,导致屯田吸纳流民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中原产生流民的速度,最后搞得大汉差点提前亡国。

  虽然都是屯田,不过孝武帝屯田主要目的是充实边疆人口,防止匈奴入侵,顺带吸纳流民和生产粮食。

  而曹操屯田的主要目的反而是吸纳流民和生产粮食,顺带充实当地人口,防止外敌入侵。

  “我们这的屯田,如果是自己带耕牛的,只收五层,比豪强士族的租佃少一层,如果让官府提供耕牛的,就收六层,跟豪强士族租佃同等。”

  “所有屯田客,理论上都不用服徭役和兵役。”

  典韦大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