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五章 报信_锦衣当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个节点,船靠岸之后,就有人将上锁的铁匣送到王通这边。

  八月的沛县支热异常,到了晚上暑气依旧没有退去,王通也懒得上岸,就在船上的座舱点灯夜读。

  京师无事,言官清流们的小小争论无非是辽镇李家的封赏到底该怎么进行,李家诸子是不是人人都要封爵,这样不值一提的小事。

  关于朝廷官员的动向,提到了直隶巡按李植给在蒲州丁忧守孝的张四维去过几封信,李植是张皿维的得意门生,当年和张居正余党以及冯保相斗的时候,李植都是冲在第一线,上疏抨击弹劾,极为活跃。

  等张四维成为辅,李植也得了报偿,成为了直隶巡按,那可是在北直隶这官不值钱的地方难得的实权位置。

  官场上的规矩就是人走茶凉,张四维丁忧回乡,李植这边从原来的众星捧月一般的奉承,变成了人人冷落,原本可以自矜身份,现在却只能和言官清流们打成一片,出头鼓噪扬名,和张四维的关系也比从前冷淡了许多,毕竟有师生的关系在,书信联系还是少不了的,但也就是全个礼数,从前的殷勤孝敬是不多了。

  所以李植这突然间增多的几封信,就被认为是异常,值得在给王通的报上提一笔王通也不过是看看罢了,不会有什么印象,王通对官印象最深的有几个人,除了申时行、张学颜和杨巍、王遴那一批,至于不在枢的那一干人,李三才和顾宪成是王通颇为注意的。

  这两人没什么靠山背景,却在京师拳打脚踢出了这样的局面,而且难得的是,这两人知道分寸,兴风作浪,却不把自己牵扯的太深,每次的言潮政争,他们都能从其得到好处,不会招祸。

  正在那里倒览报的时候,却听到岸上的方向有人高喊:“吴二爷可在,沛县梁家求见!!”

  王通的船队停靠在卡子边上,他这十几艘船一过来,其他的船自然要去别处,看来岸上这喊话的人就是对着这边了。

  正纳问的时候,吴二却在外面通报说道:“老爷,岸上这人是小人的旧识,在水面上做生意多年,消息灵通,小人能否去见见?”

  王通顿了下,开口说道:“我和你一同去!”

  原来这被称作“爷”的还真是吴二,王通左右闲着无事,却是换上了一身短打扮,一同跟了过去。

  “好叫老爷知道,这梁家的兄弟在河上湖上吃饭,贩运货物去济南府那边的时候曾经吃过亏,属下帮忙给周全了回来,也算有了交情,年节都还往来的。”

  “若是说私事,等下我自己回来。

  王通点头回答说道,他的打扮简单,年纪又比吴二小很多,看起来还就是和吴二的随从一般,这也是闲着无事出来溜达,如果对方叙叙私谊,王通也没有旁听的必要。

  两人下了船招呼一声,正在那里骑马等候的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