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发狂而终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

  主攻的西路最终围江陵半年无功而返,成朱然之名,夷陵之战孙吴赢了个彻底。】

  “兵多将广,却以己之短而攻敌之长。”张飞快要笑死:

  “按他老爹的行军律令,领军无功而损兵折将,此罪当斩。”

  简雍笑嘻嘻:“那可有点难,曹军赤壁之败也没见论罪责罚。”

  “文远竟抱病而亡。”关羽唏嘘,这个河东故交的一生也可谓无憾。

  白狼山和逍遥津之功名传千年,后世武庙论能将其列入享祭祀香火。

  抱病出征亦能破强敌,最终死于沙场也算一个武将最为完美的谢幕。

  【值得一说的同样还是两个,首先是刘晔这个倒霉蛋。

  与曹丕奏对过后基本就不被曹丕所喜,没有私下奏对的记录了。

  曹丕早亡后曹叡继位,颇为宠信刘晔。

  刘晔寻思这机会我不得好好把握住?于是一改曹丕时的直谏作风,奏对每每揣摩上意。

  但这种两面人作风很快就被参了一本,曹叡也因此疏远了刘晔。

  刘晔对此无法接受,最终发狂而死,时年五十五岁。】

  庞统嗤笑:“以曹子桓如此心性,夷陵后恐已恶刘子扬。”

  “这曹叡能宠信刘子扬,至少说明其才已扬名,曹子桓视而不见罢了。”

  “曹子桓自然无视。”简雍大笑:“毕竟全靠他的短视才显刘子扬之名。”

  “若是曹子桓为袁本初,刘子扬恐已性命不保矣。”

  快活的气氛中唯有刘备是大写的心疼:

  “如此之才,何苦受气于曹贼乎?”

  “有此才名而无功可树,反倒成了千古笑谈,惜哉刘子扬。”

  “那看来前面那谁还说错了。”张飞忘了傅玄的名字但还记得评价:

  “有脑子还能发狂而死?”

  糜竺懂一点,摇头道:“正是因为刘子扬聪慧,才会发狂而死。”

  “历任三主君,空有才而不得用,如何不发狂?”

  众人都心有戚戚焉:光幕说他运气不佳还真没错。

  【另一个值得一说的是贾诩。

  江陵之伐最终是因疫病退兵,因此曹丕并不觉得自己败了,他还想打。

  有鉴于之前面对刘晔的两次“帝不听”,这次曹丕学乖了,但没完全学乖。

  看到刘晔就心烦,所以曹丕找到贾诩去征询意见。

  贾诩之才不必多言,曹操也称赞是贾诩让他“信重於天下”。

  面对父亲的老臣,曹丕显得很是乖巧,很慎重的问:

  江东和益州这两个不听话的,先抽哪一个?】

  “俺不懂对策,但是俺懂这曹子桓心态。”

  张飞摇头:

  “刚征召的那些良家子也是如此,个个自比卫霍李,往往打上一仗就清醒了。”

  “这贾诩别出什么计策了,没用!”

  “他应该狠狠地给曹子桓脸上掴一巴掌!”

  “三弟……”刘备日常头痛。

  其他众臣看着张飞那大掌:三将军你是想自己上去掴一巴掌吧?

  【贾诩已经七十多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一生谨慎的他决定最后发光发热一次。

  贾诩给曹丕的奏疏很长,但非常务实,总结下来就三个字搞发展。

  策中贾诩看的非常明白,益州江东两地都是据天险而守。

  而且诸葛亮能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能用兵,都是一时俊杰,强打不保险,变数太多。

  因此对策核心思想就是抓生产搞发展,八矿打二矿怕什么?

  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用将。所以最好先文后武,耗死他就完了。

  贾诩的对策高瞻远瞩,属于治国之策,然而曹丕很不开心:

  我堂堂大魏皇帝来讨个策略反被喷一脸口水?

  于是,帝不纳。】

  简雍:“还真不如掴一巴掌。”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