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 世代努力与十年苦读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叹息完毕便是精准的判断:

  “这世家门阀之祸,流毒何止百年?”

  “这唐朝的世家门阀之观念,尤胜我汉!”

  张飞大声嘲笑:

  “兄长,毕竟人家祖上个个王侯将相,自是不能与黔首一般种田屠狗。”

  “那不就只能大声吆喝卖女儿补贴家资?”

  糜竺也赞同道:

  “这以禁婚之名自贵,其行事颇类商贾手段,以名换财而已。”

  “那这门第高在何处?”

  庞统辛辣道:

  “高在一群自命不凡的大姓子弟,竟是靠姊妹女儿换得锦衣玉食?”

  “在外吸食百姓,在家吸食姊妹,在庙堂吸食君父,独肥己家?”

  “彼辈行事,与江东鼠辈何异?”

  张飞连连点头,只觉此刻生动见识到了学问的妙用。

  庞军师学识渊博,骂人都别有一番风味。

  那不知军师若是发起火来,与后世那“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孰强孰弱?

  可惜孔明并没有满足张飞的好奇,他提笔将唐朝的几个入官手段写在了面前的纸张上,随后细细琢磨。

  捉钱、察举等字被依次划掉,最终孔明一番斟酌在军功两字上画了个圈。

  随后孔明抬头面露期待,他现在对于这科举的兴趣是愈来愈大了。

  【众所周知,唐代科举并不糊名,并且当时打分并不标准化,主考官个人的喜恶能极大的左右科举成绩。

  因此参加科举的大姓士子们很快便总结出来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投贽、行卷、温卷。

  首先带着贵重礼物去拜访那些在京都圈里比较有话语权的权贵,努力和人家搭上线,这一步叫投贽。

  敲开甲第朱门之后便是第二步:将自己此前的得意之作,或文赋或诗集编订成卷,如果是大姓在此之前还会拜访父辈请其润笔,将这样的问卷递给权贵以求留名赏识,这一步叫行卷。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