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海权时代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自己的《日本国史略》中也提到了徐福登陆的记载,但更多还是归类为传说,因为倭国光徐福登陆纪念处就有二十几个,相关的徐福祠徐福庙徐福碑有五十几个,真假难辨。

  但据丈育UP自己推测,此事更像是倭国僧人的杜撰,毕竟吐蕃的佛教僧人为了传教能编出苏定方火烧布达拉宫的谣言。

  佛教在进入倭国境内迅速就和本土的神道教杀的难解难分,这种情况下直接把徐福安排成倭人的祖宗以传教也挺正常。

  不过咱们现代华夏人多半是不太想认这个孙子的。

  唐宋时期是古中国造船业的第二个巅峰期,唐朝发明了水密隔舱技术,宋代的天文历法非常发达,而且后期还有从阿拉伯学到的三角帆技术。

  理论上来说这个时期应当会成为华夏远洋航行的最好起点,但两个原因让这个起点胎死腹中。

  首先当然是国策的关系,从唐朝开始的封建王朝,整体上对本国农民从事商业或海外拓殖移民都是持打压态度的。

  但这条禁令对外来移民是不起作用的,结果就是在跨国贸易这块儿,栗特人、契丹人、回纥人、波斯人、大食人、沙陀人等前前后后都在华夏取得了大成功,他们或通过西域或通过海路达成了商业上的垄断地位,这些被统称为色目人。

  比如被赵匡胤强行继承遗产的周世宗柴荣,年轻时候就曾跟着颉跌氏在江陵贩茶,这个颉跌氏就是标准的色目人。

  唐宋年间,色目人在广州和泉州繁衍出了几十万人的移民社区,把控海路,垄断跨海贸易。

  后来西方有盘点中世纪八大港口,广州和泉州榜上有名,元朝时有个色目人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从摩洛哥来到泉州,记载了一路的见闻并称赞了泉州的繁华。

  但根据他所记载来看,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活跃的有摩尔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火罗人等等,唯独没有华夏人。

  不出海航行,如何能够研究航海技术,研发远洋海船?】

  晚点还有一章。

  这部分内容大概最迟明天就结束了,下个内容好好规划。

  另外运营官Fire神在书评区发布了一个粉丝称号征集的活动,有兴趣的老哥可以畅所欲言。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