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蛟龙入海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四,但马良也能猜出来一个大概:

  若是属实的话,孙权不愿意下诏所名捕以文书追捕,可见这两个将军地位应当不低,绝不是校尉或军司马之流。

  孙权沉默,但这个消息依然能轻易传到这里,多半是有大姓在暗处推波助澜。

  战事刚起,却在此时消失,可见对孙权谋荆州之举并不赞同。

  马良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鲁肃,但飞快就被自己否决了。

  鲁子敬乃是有大智之人,怎么可能会如此鲁莽行事?

  而在马良为自己念头摇头失笑时,一艘小船上,鲁肃站在船头瞧着无边无际的海面心乱如麻。

  自从周公瑾逝世后,他从未感觉哪一刻能如现在让他这般力不从心。

  犹记得,两年前他对于江东的未来规划的还很清楚。

  联刘拒曹,克复中原。

  承公瑾之遗志,铸天下之大业。

  但慢慢的,这个推敲过很久的计划便逐渐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刘备的飞速壮大,不声不响的取了益州,甚至还攻下了汉中。

  当初听闻时,鲁肃对这个消息堪称是五味杂陈。

  既佩服于孔明之能,也欣慰于克曹有望,还心忧于江东有点跟不上这位刘皇叔的脚步。

  因此才有建业酒宴上血谏主公,陈兵合肥以求北探。

  但合肥城下的战果深深震撼了鲁肃,也让鲁肃苦涩的认清了他的最大短板。

  公瑾以三万之兵,赤壁破曹十数万大军。

  关羽以三万之兵,荆襄破曹近十万大军。

  主公以十万之兵,合肥被八千曹骑大破。

  公瑾在时,尚不觉江淮兵卒之弱,但合肥之战让鲁肃清楚看到了三方的将卒差异,江东毫无疑问居最末。

  但对鲁肃来说这都不是问题,士卒弱可以去刺探学习关羽的练兵之法,将帅弱可令其将少量卒征山越以练兵。

  江东同样也有自身优势,粮产丰厚,弓卒闻名天下。

  但让鲁肃没想到的是,合肥之战后代替他坐镇江夏的是吕蒙,他被孙侯留在了建业,赋闲职。

  闲职就闲职吧,鲁肃仔细总结得失,写了一篇长长的奏疏,针砭江东时弊,制定了江东强军之法。

  只待孙侯上门便陈于主公,定能帮其争天下!

  但除夕夜甘兴霸的拜访击碎了鲁肃的所有计划。

  看起来合肥的战败同样也刺激到了主公,只是他选择的对策与鲁肃的计划相去甚远。

  联曹制刘……呵!主公为何不懂,曹操占据中原与冀州此等丰腴之地,联曹灭刘,若刘灭,曹当何图?

  此举无异于欲求狐裘而与狐谋皮也!

  身后传来稳健的脚步声,一个裹着狐裘的健壮身影站在了鲁肃身侧。

  静谧了一会儿,这个身影缓缓道:

  “久居江东,如今方知海之阔也。”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感叹却让鲁肃怒气上涌:

  “甘兴霸!”

  甘宁抬了抬眼皮,不耐烦的掏掏耳朵道:

  “某还没老,子敬不必如此大声。”

  鲁肃恨不得抽出剑来,于是言辞愈发不客气:

  “汝无羞惭乎?”

  甘宁看着大海,脑袋里想起来的是儿子甘瑰的寥寥几封来信。

  这个脾气与他颇为相似的儿子,在上一封信里大喇喇的嘲笑他这个老子:

  “鱼鳖困于江河,蛟龙遨游于海。”

  并称他甘瑰迟早有一日要“称霸海上”。

  如今见海而想起来儿子言语,甘宁颇有一些心绪难平。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