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5章 鲜花着锦道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胜后的擒俘,李靖等人都未避开他。

  这些经历使得裴行俭逐渐褪去了此前在弘文馆被赞“神童”时沾染的浮华,整个人开始透露出几分与稚脸不相称的沉稳。

  骑在马驹上,轻夹马腹让这個小马驹跑快点跟上李学博,但裴行俭心下亦有感慨。

  犹记得去岁圣上于顺天门受俘,当时整个长安喜之若狂,弘文馆的那些王孙子弟也基本都作鸟兽散跟父母去看献俘。

  裴行俭自己怕去天街上挤着出意外,但又不舍得花钱登酒楼观景,最终便是在弘文馆一个人练字度过了难捱的一日。

  那一日他便立志,必以文名动天下!

  至于为啥不马背取功劳……只能说父兄的下场让他心有戚戚焉。

  但没想到啊,时也命也,不过短短一年,他裴守约竟成了被注视的一方!

  沉浸在这种快乐思绪当中的时间过的似乎都格外的快,还没等他将余思再回味五遍,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便在他耳边骤然崩响。

  那是男女老少齐齐开口的欢呼,声音杂错但喜意扑面而来。

  放眼望去全是欢庆的面庞,一一扫视皆有仰视的味道。

  或有文士作狂士相,以酒为墨击杯纵歌,豪气洒脱领众唱。

  或有少女露怀春相,美目巧盼相顾流转,莺莺燕燕以作和。

  马踏鲜花作锦路,卒挂香囊有留香。

  裴行俭这时才忽然明白过来方才李学博说的话是何等意思,但——

  疯狂上扬的嘴角令裴行俭将什么可己将什么谨记都丢到了九霄云外。

  狂士纵歌称他功!

  少女怀春为他悦!

  他简直忍不住想要伸出手来,将此刻勋名尽揽于怀彻底沉醉。

  但很快,这群凯旋健儿们不约而同唱起了路上已唱过不止一次的《破阵乐》。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三千人声嘶力竭的合唱长歌在裴行俭耳边炸响,让他倏然清醒,扭头对上的便是李学博那宛如古井深潭的双眼。

  这般气势恢宏的合唱当中也很难说些什么,裴行俭只看到将军对他点了点头,随后便也一起随着歌声唱了起来。

  裴行俭略有一些羞惭,但很快便被新的远志所替代:

  终有一日,他要如学博这般真正的让整个长安响彻云霄的欢呼,皆为他一人而鸣!

  口中轻哼着破阵乐,彻底清醒过来的裴行俭甚至还有余裕扭头去打量了一下被三千余人押送在阵中的俘虏们。

  吐谷浑的贼酋可汗以及其亲属,大大小小的各部头人以及其亲子,掌管这杂胡部落当中祭祀占卜的巫觋,以及一些面色麻木衣衫褴褛的奴工——这些工匠是那些杂胡头人们最为重要的资产。

  长安的百姓是不屑于去羞辱敌人的,毕竟不同于那曾到过渭水的东图厥,对绝大多数来说连吐谷浑三字如何正确发音都是个问题。

  因而此刻的吐谷浑勋贵们也表现不一,有人两股战战抖若筛糠,有人好奇左顾右盼,更有人满脸痴笑胡言乱语。

  裴行俭顿时便有点担忧。

  据说这的伏允可汗逃的飞快,那薛仁贵骑术略有欠缺追之不及便被迫放炮欲以阻拦。

  结果没想到那向来没个准头的火炮竟乱中得巧,将伏允的亲卫打成粉末,将伏允坐骑吓得惊厥。

  伏允这个贼酋受惊落马,变得呆呆傻傻浑如痴儿。

  这个样子还怎么给陛下献舞?

  理论上,薛仁贵因此擒伏允之功,若一同凯旋献俘则必为亚献。

  结果薛仁贵大义凛然称青海地区还需彻底扫荡,以及吐蕃派来打探情况的使者也需有人详谈,将裴行俭扔了出来与李靖一起班师。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