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0章 版本迭代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这兄弟包藏祸心,朕乃旁观者明。”

  长孙皇后奇道:

  “后世说到这赵二也不多,如何有包藏祸心了?”

  李世民顿时卡壳,但也不放弃坚持道:

  “朕就是知晓。”

  距离帝后最近的孙思邈闻言饶有深意的瞧了李世民一眼,随后扭头也不评价。

  【不过,《湘山野录》这個书名几乎是在书名上就大咧咧告诉你“不保真”的书籍,能风行一时靠的自然不仅仅是因为对皇家宫闱之事的记载。

  这就要说到《湘山野录》的作者文莹和尚了。

  五代十国时在江南地区有个吴越国,统治者为临安钱氏,见风使舵的功夫可称一绝。

  先后事后晋后汉北宋为主,算是地地道道的三家姓奴,也因此小日子过得是相当不错,当时的吴越国君钱俶有钱塘王之称。

  宋真宗时,钱俶的儿子钱惟演娶了丁谓的女儿,两家成了姻亲。

  丁谓则是宋真宗时的宰相,只不过相较于业务能力,丁谓献媚争宠的功夫算是一绝。

  这位活宝曾与宰相寇准一起吃饭时,借着寇准胡须上沾染饭粒为理由给老宰相梳理胡须,一边梳理一边大加赞扬称寇准为官清正就仿佛这溜直的胡须一般,就此留下了“溜须拍马”的典故。

  不过这个说的就远了,总之钱家与丁谓算是强强联合,算得上北宋时的权势人家。

  需要说明的是,唐宋时期的僧人更像是一个身份,并不一定需要吃念佛守戒律清规,相反可以游走于公卿将相富商豪甲之家,某种意义上来说跟东汉的名士有部分相似。

  文莹和尚是北宋初期的钱塘名僧,因此成了钱惟演两个儿子的老师,并最终得到钱惟演推荐给丁谓,搭上了宰相的路子,成功混进了“京圈儿”。

  这层身份,给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增添了一部分的真实性,也是当时能够大肆传播的重要基础之一。

  这就好像三国时候孔融忽然跳出来说曹操偷了袁绍的小老婆一样。

  有名士作保,而且消息足够劲爆,并且一琢磨曹公的秉性,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你说是吧?

  在文莹和尚先行恰到了第一口热度的情况下,宋朝时期围绕北宋初年这段故事也开始不断有人完善。

  宋神宗年间,直龙图阁学士蔡惇写了个《夔州直笔》也记载了烛影斧声,并且信誓旦旦的称这个给赵大算命的大仙儿实际上是陈抟老祖,这是1.0版本。

  陈抟生年无法考证,只知道这个宋初的道教大佬自称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这样算的话他在989年病逝大约活了118岁,人家既然说着玩儿咱们就也先信着玩儿。

  1.2版本出现于宋仁宗年间,《杨文公谈苑》一书则是称这个大仙儿不是陈抟,而是正一教天师张守真,对赵大的算命也不是空口直断而是神仙附体。

  神仙附体啥的暂且不说,根据正史记载张守真这个道士死于1176年,别说早年给赵匡胤算命了,单单跟北宋开国的960年就差了足足216年,时间上的出入更大。

  而往后更是版本迭出,南宋邵博写《邵氏闻见后录》时将这事收录了进去,并郑重注解此事摘自《太宗实录》《国史·道释志》《符瑞志》三部官方正史。

  等到后来李焘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干脆将两个说法合二为一,正式升级了2.0。

  请神、算命、烛影、斧声一个不差,要素齐全。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