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6章 金匮之盟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牢牢箍着弟弟,一言不发。

  【咱们前面说过,赵普在赵大时失势,后来反汴梁时被政敌欺压,走投无路之下干起了老本行,给赵光义献上了金匮之盟,给其继位寻了个勉强能说过去的法理支撑。

  这个金匮之盟的内容倒也简单,大概就是说赵大赵二的生母杜太后病重时召赵普入宫记录,给儿子交代后事。

  根据记录,杜太后认为儿子能陈桥兵变成功,就是靠着柴荣无长君,因此劝说赵大死后传位给弟弟,赵大面对老母亲的临终交代自然不敢不从。

  于是杜老太太趁热打铁,令赵普写成誓书记录,并藏于金柜当中,这便是俗称的金匮之盟。

  如此大恩,自然唯有相位以报,赵普经历了十年浮沉之后再次拜相。

  不过赵普的金匮之盟实际上对赵二来说不过是意外之喜。

  因为在此之前,赵德昭和赵德芳就已经很懂事的相继离世了。

  史册中对赵德昭的死记载的最为清楚:

  高粱河之战当中御驾亲征的赵二跑的太快,使得宋军群龙无首,不得已推举赵德昭为临时领导人。且战且退最终宋军残部成功退回了涿州城。

  只不过临时领军的赵德昭等到的不是嘉奖,而是驾驴车先一步凯旋的赵二的斥责。

  班师之后,宋军很快就有意见了:你这狗皇帝,高粱河战败不说就算了,那太原可是大伙拼了命打下来了,怎么到现在都没赏赐呢?

  赵德昭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便傻不拉几的去找赵二,给士兵讨赏赐,结果引得赵二大怒:

  “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因为这句话赵德昭忧惧自尽,这当然是史书委婉的说法。

  实际上根据赵光义常用的连招来看,接下来必然是诬陷谋反、证据确凿、全家流放三步走。

  赵德昭并非忧惧而死,而是想的太明白了,不得不自杀。

  赵德芳既不是长子也没有赵德昭的威望,因此“懂事”的也颇为简单,史册记载亦寥寥数笔。

  “寝疾薨,年二十三。”

  赵德芳逝世同年,赵二拿着赵普送上来的金匮之盟书既喜且忧,喜的是就此以后继位有了法统支持,忧的是需要处理的人又多了一个。

  不过至此赵二还是需要装一下的,手里捏着这个盟书反问赵普:

  “那我要不要将皇位再传给弟弟赵廷美呢?”

  结果得到了赵普一黑黑俩的回答:

  “你哥当初就是瞎了眼才让你上位,你还想再瞎一次?”

  于是赵光义就此痛快下手,在赵德昭身上没演完的剧本,在赵廷美身上完完整整上演了一次。

  没过多久就有人有鼻子有眼的举报赵廷美想要谋反行刺,赵二表示那可是我的骨肉兄弟,赶出去就行了。

  赵廷美先是被迁往洛阳,紧接着便有一批文武官员被冠以私通赵廷美的名义,或罪或流或诛,赵廷美被追责不准踏出府门一步。

  随后紧接着又降赵廷美为涪陵县公,远发房州,并给房州的知州通判以三百两白银的酬劳,“监管”赵廷美。

  一年后赵廷美“忧悸而死”,至此赵光义的继位在法统上堪称无懈可击。

  自宋以后,关于金匮之盟的真伪就甚嚣尘上,历朝历代都有学者出来论证其真伪,但无论是真是伪,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个金匮与其内的盟书,正史上从未有人见过,也从未有过赵光义将其拿出来供群臣传阅的记录。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