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4章 歌未竟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外值得一说的,毫无疑问——农民起义。

  我们此前说过,黄巢起义毁灭了门阀的肉体,王小波起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打出了均贫富的口号。

  而在靖康耻发生后,中原大地如同烈火烹油之态,也由此酿造出了农民起义的又一个高峰。

  公元1130年,彼时的岳飞与韩世忠合力击退了金兀术的搜山检海,也因此都得了太监皇帝完颜构的青睐。

  这一年当中岳飞基本上就成了救火队长,被完颜构调去江淮,先后平定李成、张用、曹成、孔彦舟等各路流寇,卓有成效。

  不过这些实际上只能算是小麻烦,什么叫大麻烦呢?当然就是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公元1135年的钟相起义就尤其特殊。

  他们虽不如那两宋百姓一般被苛捐杂税逼到绝境,但同样也受困于时局又近似的绝境之感。

  而且在靖康耻之后,赵构还舔着脸又加了抗金税,这些钱有没有成为抗金将领的军费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的赵构的小日子过得愈发有声有色了。

  我们不能用今日的剑去斩前朝的官,镇压起义的岳飞没得选,他还需要宋廷的兵粮去北伐,将家乡从金人铁蹄下拯救出来。

  歌未竟,东方白。】

  杨幺就更像了,少年困苦坚持读书,并且靠着撑船载货来往洞庭对当时民生知之甚详,但最终也是当顺民没了活路,揭竿而起投入了轰轰烈烈的起义当中,好在最终岳飞吸纳了杨幺麾下近半数人手,或迁去襄汉安稳过日子,或编入军中北上抗金。

  毕竟南宋的老百姓只是穷,不是傻,当饿死在家里和出门抢地主老爷一票这两个放在眼前的时候,任谁都知道怎么选。

  遍观上下五千年,唯有百姓,才最堪称风流人物。

  总不能是那屡屡给曹阿瞒低头受封的大魏吴王吧?

  “谁不懂?”

  按理来说首领被杀,起义军应该很快作鸟兽散,但没有,当时起义军的领袖之一杨幺接过了抗宋大旗并将起义指挥的有声有色。

  这一点上来说确实好懂,毕竟后世不都说了么:季汉麾下多失意之人。

  其次当然就是性质,钟相在学习了王小波的起义之后,将这个口号做了阶级上的延伸,就此迅速收拢到了大批的破产流民,而这个口号也相当简单:

  均贫富,等贵贱!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聚集了近五十万人,他们在钟相父子的带领下接连攻占十九座县城,建政权号大楚,钟相自号楚王,并对占领地区的官僚地主财产进行清算,时称所占之地“无税赋差科,无官司法令”。

  不过因为起义军良莠不齐被混入了奸细,钟相父子很快被抓且就地格杀。

  就如咱们前面所言,南宋虽然没有完整继承北宋的国土,但它完整继承了北宋的苛捐杂税。

  摇摇头甩开脑子里的这些晦气之事,张飞也是忽然脑洞大开:

  刘备也不反驳,低头将这首词抄录了下来又读了两遍,但最终也只能无奈摇摇头。

  而最终因为宋廷,这些人彼此走到了对立面,着实令人唏嘘。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