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3章 也就还行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废物,真是把易安居士坑的不轻,该骂!〗

  “何止文章憎命达?”

  李世民轻轻摇头:

  “达生骄纵,后生祸患,以至于亡也,于国于家,于文于武,莫不如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乃发聋振聩之言也。”

  不过……李世民又琢磨了一下,觉得这辛弃疾和陆游的报国无门是可以理解的——太上皇都一意苟安,他们这等坚持自只有“不合时宜”一个结局。

  那李白所遇之境遇反倒要复杂许多,单单这一个永王之乱就不是能轻易掰扯明白的。

  但无论如何,那一句“双悬日月照乾坤”之言还是太过大胆了一点,倒是有点应了那后世所说:

  这诗仙李白,怕不是拿对时局的辨析能力换了这诗才吧。

  不过如今想来,百年后与李白堪称至交的杜甫对成都盛景推崇得很,南宋陆游似也游成都凭吊诸葛武侯,那这……

  琢磨了一下,李世民干脆上前提笔:

  〖李世民:武侯,成都之景果可称绝也?〗

  眼见陛下又去找武侯没话找话,杜如晦等臣也顿感无奈。

  不过想想几百年来武侯之英明,倒也不奇怪,甚至有些暗叹只能与武侯用文字相谈,而不能见上一面,请武侯去瀚海去西域去南海,看看这唐追汉之功业。

  杜如晦还在那儿畅想呢,魏征已经忍不住了:

  “这韩侂胄即便再无能,亦乃一朝之宰辅,何至于使行刺之事?”

  “且即便如此,哪有函其首送于虏廷而求安的做法?有失国体,辱丧国体!”

  褚遂良一边冷静抄写,一边还有空腾出来左手拍了拍魏征的背部给这位老臣顺气:

  “魏秘书何必如此?那后世也说了,这南宋何有国格?”

  “靡乱至此,北伐之议自不可能,能使此等英杰逝前不知太多丧辱之事,便已可称幸也。”

  魏征自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听了这番劝解也还是心中不平,狠狠又骂了两句“滑古今天下之大谬”云云。

  于是那边的尉迟敬德便大笑道:

  “褚左螭之言甚善!反正等蒙古杀到,破其国如破纸,殊无不同也。”

  这般话语也使得甘露殿内一时失声,房玄龄左右看了看,幽幽道:

  “俺一时倒是不知,这宋是亡于金好,还是亡于蒙古好了。”

  李世民也从想法当中回过神来,闻言也幽幽道:

  “这宋面两虏,要么不战,要么不胜,确实如敬德所说,殊无不同。”

  “反正,还有那朱八八终蒙元,复汉统呢。”

  因为事先已经知晓了,故而李世民看待此事颇为冷静。

  经过光幕的抽丝剥茧,可知这南宋兴复之机不止一次,但皆被其婉拒,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好说的?

  就如那后辈之评一般:失共主之心,不过一割据政权耳。

  而且再换个角度想,这蒙古灭宋金,朱八八又灭蒙古。

  他李家二郎又被后人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尤胜那朱八八,由此可知……

  “朕果真天下无敌也。”

  李世民叉着腰耍宝感叹,引得长孙皇后轻笑:

  “二凤,那光幕有回话也。”

  顾不得与皇后争辩称呼问题,凝神看去结果见到的是硬邦邦的几个字:

  〖刘备:还行。〗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