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4章 人是物非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地方。

  随着海参崴的工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商场也就应运而生,西伯利亚大卖场主要是面对市民提供服务。

  如果想享受更高水平的服务,比如定制服装,可以去专为私人提供服务的店铺。

  这样的店铺,价格肯定比大卖场高一些。

  但是精美的布料,和精湛的做工,保证物有所值。

  虽然帝国广场周边的建筑物,大多还处于建设中,但是其100万平方米的面积,足以证明海参崴市政府的野心。

  100万平方米其实也不大,只有一平方公里而已。

  帝国广场目前也正在修建,一部分地面会硬化,一部分是绿地和花园,广场中心和周边,还预留了很多雕像的位置,未来将不断填充。

  科尔夫的总督府,原本也在帝国广场旁边。

  总督府刚建了一半,科尔夫就跑了。

  米柳京不喜欢太热闹的地方,于是就把总督府搬到尤里耶夫山下。

  搬不动没关系,重新再建一个就是了。

  反正都是海参崴市政府掏钱,又不花米柳京一个戈比。

  这钱米哈伊尔掏的心甘情愿,反正都是海参崴市政府的财产,总督就算人调走,总督府也搬不走。

  别说搬总督府。

  总督府里面的装饰画都是有价的,丢了,或者是破损了,总督得赔。

  总督是沙皇派来的,又不是海参崴请来的。

  所以海参崴才不会供着呢,最多是哄着。

  米柳京也不需要供着,他的生活其实也挺简朴的,只带了两个老男仆,和一个老管家,以及一个秘书就来到海参崴。

  秘书亚历山大是米柳京的侄孙,德米特的堂弟。

  米柳京目前住在伦敦区和巴黎区中间的迎宾馆。

  伦敦区和巴黎区分别是英语社区和法语社区的名字。

  米哈伊尔懒得想名字,直接就用这两个,这思维模式可谓是非常俄罗斯了。

  迎宾馆不仅承接客户入住,而且还对外承接团体活动。

  米哈伊尔和米柳京回到迎宾馆的时候,恰好有一位符团军官正在迎宾馆举行婚礼。

  符团军官是俄罗斯人。

  他的妻子是一位法国工程师的女儿。

  米柳京很高兴,欣然接受叶罗欣的邀请,向一对新人表示祝贺。

  海参崴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如何帮助新移民进入融入这座城市,是城市管理者的大难题。

  联姻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有效促进海参崴的民族融合。

  “符团还是只有一个团吗?”

  米柳京管不着西伯利亚舰队,其实也管不着符团,符团是乔治这个阿穆尔军区司令的管辖范围。

  身为总督,了解的权力还是有的。

  “是的,不过阿穆尔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预备役制度,我们明年还将实施普遍的义务兵役制,适龄青年在达到16岁之后,必须进入军队服役两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加入工程兵,只有最优秀的,才能加入符团。”

  叶罗欣和乔治一样,军衔已经升为少将,担任阿穆尔军区副司令。

  乔治在欧洲的时候,阿穆尔地区所有和军事有关的事务,都是叶罗欣在处理。

  亚二在世的时候,米柳京是陆军大臣,叶罗欣是亚二的侍从将军,经常跟米柳京见面,两人之间很熟悉。

  亚二遇刺后,米柳京退休,叶罗欣离开近卫军,两人就很少见面了。

  连米柳京都没想到,两人会以这种方式在海参崴重逢。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