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2章 动作_玄清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官集团的决策话语权,甚至不惜得罪杨束,得罪当时还在位的杨坚,最后要不是户部尚书白常卿提前脱离叶澜笙的控制,不然情况还真不太好说。

  这私仇加国恨,杨束登基之后会饶了叶澜笙?

  也正是这个时候黑水立了项目,一直在推演和判断叶澜笙的下场,以及皇帝的打算。结果一直认为叶澜笙死定了。

  可在蓝月节的时候事情却有所变化。皇帝在国宴上给足了左相叶澜笙的面子,不但宴请名单上叶澜笙的名字在前,甚至座次也是彰显文官之首的地位。

  这些迹象无一不是表现叶澜笙似乎并没有被皇帝扔进死地。

  换个思路,或许皇帝只不过是在敲打吓唬叶澜笙而已,并不是要敲死他。毕竟叶澜笙背后的可不仅仅是文官集团,更是有许多大门阀、大勋贵,以及多个修族世家在支持。

  皇帝如果不希望把才登基之后的国朝局势弄得太乱的话,那么就有很大可能会“忘掉”叶澜笙之前的那些行为。所谓“大局为重”也正好如此解释。

  至于说皇帝的脾气?许多人知道皇帝还是七皇子的时候脾气是很小心眼的,有仇必报的。可这不都当皇帝了嘛,皇帝会这么小心眼的吗?

  觉得叶澜笙又得活路的人认为:皇帝不愿意也得愿意!叶澜笙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皇帝也得让三分!

  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的人认为:障眼法而已,皇帝登基前就小心眼,如今天下权柄在握还反而一下变得宽厚容忍了?

  黑水的看法是后一种,所以一直在等。

  如今徐芝媛和徐芝娣两姐妹从户部尚书府上传回绝密消息,上面说得很清楚,皇帝来了密旨,要求白常卿将之前叶澜笙暗地里的针对南面兵事的险恶打算写下来,以告信的形式在下次大朝会的时候启奏。

  这分明就是皇帝要动叶澜笙的前奏了。

  “可是大人,那件事自始至终都是我们的推测,就算白常卿也应该没有实证的吧?这么启奏会有用吗?”王俭迅速的就进入了推导的状态。这件事王俭也考虑过,但如今皇帝的做法却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本以为皇帝会换一个由头去收拾叶澜笙的。

  “你觉得皇帝要顶罪只白常卿一人的话就够了?到时候几十人一起跪在地上唱叶澜笙的罪名,或者附议白常卿的言语,你觉得叶澜笙能全身而退?有句话怎么说的?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可是大人,光是这样的话叶澜笙肯定死不了的。”

  “那当然。皇帝要的就是一个“沸沸扬扬”的由头,然后具体调查就是我们玄清卫的事情了。因为刑部尚书马玄霖肯定也被牵扯出来需要避嫌。而我们就是陛下手里的一把刀,砍谁不是砍?”

  说实话,现在这个时候,叶澜笙其实已经死定了。需要再琢磨的其实是叶澜笙背后的那些势力会不会被皇帝一起碾碎。

  而且现在的时机其实选得很恰当。

  在沈浩看来之所以迟迟不动叶澜笙,而后又在蓝月节的时候故意营造出一种“敲打”而不是“敲死”的回旋余地,其目的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不过是皇帝在等一个人而已。

  等新挂上柱国将军名头的左玉良回来。

  左玉良前几日回了皇城,皇帝搞了一个颇为隆重的接风仪式。实际上到这里才算彻底解除了南面的危机,不论对外还是对内。

  南面危机不见,皇帝这不就腾出手来准备解决内部的顽疾了嘛。

  皇帝的动作其实已经很快了。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