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壮志未酬人不死_影综之大成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怪乎一直风度卓绝的陈近南会是如此的失态,实在是他从这小小的一个字辈里就已经看出了个大问题。

  全真一派成于北宋末年,乃是一代宗师王重阳集三教之大成所创立。其鼎盛时期在元朝,香火之旺号称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

  但也是因为其影响过于庞大,导致了当时元廷的猜忌。以至于说传至尹志平真人掌教的这一代,先后两次在佛道“化胡经”之争中因为元廷的偏袒而败于佛门之手,使得当时鼎盛的全真道发展戛然而止,由盛而转衰。

  然后到了明初,或许是因为全真道曾效劳于元廷的缘故,明太祖全不待见这昔日的道门大宗,反而选择正一派,尽择其门下弟子充任道录司各级道官,全真道士受召见和委任者寥寥。

  这越发重创了全真道,使得全真道再也无法维系其庞大势力,只能分裂成诸多小派各自流传。

  而直到明末清初,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传人王常月振兴道教,恢复了全真门廷。这才使得沉寂已久的全真道有了中兴的迹象。

  而恰巧的是,陈近南认识这位道门中兴的领袖。并且关系还属实斐然。

  这里面有一层特别的原因,那就是明朝覆灭,清廷发布了剃头令。这天下有骨气、血性和志气的男儿都不愿受此耻辱。所以要么是舍了身、成了仁,要么就是遁入了空门,干脆就弃了这污浊的尘世。

  佛道两门于当时迎来一个兴盛的主要原因便是如此。不是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善男信女,而是去无可去之处,许多怀念故国,不愿意舍弃祖宗法度之人只能就此入了空门。

  而这些人往往就是陈近南招揽和吸收的对象。

  龙门作为当时全真的主流,他可没少去。所以他很清楚如今全真龙门派的小字辈是怎么样的。王常月这个掌教真人才是第七代,所以哪怕是他的徒子徒孙,最多也不过是第十代的清字辈或者第十一代的一字辈。

  但明字辈,这可是第二十代。哪怕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北辰观只是全真的旁支,但在全真弟子大都共用一个谱系的前提下,也不至于说会有这么一个离谱的代差吧。

  联想到之前曹玮言行中的古怪,陈近南已经是开始渐渐察觉到了这其中的问题所在。

  “如今难道已经不是康熙那小儿在位了吗?”

  “如今是三百多年后,陈总舵主口中的康熙还有他所在的大清,都已经亡了快一百年了。”

  “满清亡了?好,真是太好了...”

  第一个反应不是震惊于这是三百年多年后,而是欣喜于他立志一生事业的胜利。可见,他在反清复明这方面绝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只是稍微回过味来,他却也是一下子变得有些意兴阑珊了起来。

  “如果说如今是三百多年后,而满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