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二章 良策_汉鼎余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打击。前方斥候纷纷回报,无不面色惨澹。但田豫并没有什么痛惜神色,仿佛这些杂胡真的就如草原上的牲畜,可以招之即来。

  他道:“共计七处伏击,三处在楼子汊周边,两处在康坡汊,还有两处,分别在交丫滩、石羊滩。这是精心准备的伏击,覆盖了我军能够快速通过的多条道路。”

  曹彰微微颔首。

  田豫继续道:“这七处伏击地点,荆州军至少动用了弓弩五千具。嗯,其中弓、弩大约各半,有一处用的还是腰引弩,另有三处动用了连弩,连弩总计不下一千具!子文,我久闻益州军的连弩杀伤力惊人,今日才知,荆州军竟也已经大规模配备了此物……汉中王的财力、物力竟丰沛至此,也实在叫人吃惊。”

  曹彰又点了点头。

  这时候的他,思路有些迟钝。

  他素来以勇武超群自许,此前见识到了荆州军腰引弩齐射时,他第一反应就是盘算,自己若撞见这情形,能否抵挡。

  盘算的结果是,抵不过。数百把腰引弩的威力,哪怕个人的勇力通天彻地,也没法抵挡。

  此番又亲眼目睹了荆州军连弩骑射的威力。他依然下意识地盘算,自己能否抵挡。

  结果是一样的,抵不过。连弩的弩矢威力不大,应当穿透不了重甲,可是哪有人马全身披甲的?人总得露出面门、马总得露出四肢吧?曹彰几乎能想象到,自家面门被钉满箭矢的状态,哪怕只是想想,也让他浑身不适。

  荆州军怎么就能有如此利器?

  之前数年,曹刘两军在荆北拉锯作战的时候,曹彰不是没有见识过彼辈的弓弩之利,但数以千百计的腰引弩和连弩,真的超过了曹彰的预料!

  在宛城、许都、邺城等地,曹氏也设有专门的工官、作场。曹彰隐约记得,如腰引弩之类,邺城和许都的工官都有制作,但因为工官所制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发往军中以后保养又很复杂,故而始终没有得到大规模运用。

  至于连弩这种东西……

  他虽然长期领兵在外,但毕竟是魏王次子,在邺城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在他的印象里,关中之战后,邺城有司曾经专门讨论过,也仿制过同类的产品。但仿制出来的东西过于庞大了,也太容易损坏,所以很快就被束之高阁。

  谁能想到,荆州、益州等地,竟然推广使用了这等利器?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一万多人的荆州军本部,就携有两三千的强弩,其中包括腰引弩和上千的连弩……这样的话,他们据城据寨而守,谁能打得动?谁能压得住他们?

  而在野战的时候,将士们要突破这样的箭雨,又得付出多少代价?

  想到这里,曹彰简直不寒而栗。

  与他相比,田豫要冷静的多:“子文,这未必不是好事。”

  “什么?好事?好什么?”曹彰连声喝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