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6 梨园歌管_清穿后她用厨艺攻略了四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网开一面,不与这些人多加为难,她又何必多事?

  “就这么办吧。”宁樱合上了手中的册本,对着跪在面前的内务府的人就吩咐道。

  ……

  万寿节近在眼前了。

  在这之前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宁樱都在主持张罗着修葺宫里的戏台子——宫里已经有好久没有好好搭台子唱戏了。

  几处大戏台子周围都衰败了。

  之前宁樱主持后宫事务的时候,其实是想过要提议万岁维护的。

  但毕竟国丧三年,难免不合时宜,

  天气虽然冷,宫人们拎着桶,提着刷子,有人扶着木梯子,有人在戏台子二楼上面忙活帮忙。

  宫人们明明穿着厚厚的秋衣,因为干活干的热火朝天,也挽起了袖口。

  眼看着戏台子昔日的风采渐渐的显露了出来。

  宁樱被婷儿扶着,身后跟了一堆太监宫女,她踩在高高的花盆底上,缓缓的各处看着。

  所到之处,宫人们赶紧都恭恭敬敬的跪下来给皇贵妃行礼。

  圆明园里的戏台子多,功能类型也各不相同,若是粗略的分一下,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最普通的小戏台。

  这种戏台子,无论在建筑规模还是建筑形式上,都和富家大户的差不多,供平时的年节、初一、十五等日常承应演出用,宫里妃嫔、宗室们都能看。

  另外一种比较特殊的是三层大戏台——听着名字也知道这种规格比较隆重,一般是在皇上在场的情况下,给皇上和后妃们看演出,演绎连台大戏。

  自然,这种时候皇上能出场,意味着也不是普通日子。

  一般都是皇上、皇后的生日、宴请藩王等重大庆贺活动时使用。

  另外一种就是帝后、皇贵妃,以及皇上宠爱的阿哥、公主们专用的特殊的小戏台。

  因为使用的目标人群很有限,这种小戏台实际上也开的很少——康熙年间,这种戏台子的倒是比如今热闹一些,皇上政事疲劳之余,会来这儿看八角鼓、太平歌、杂耍。

  这一次万寿节的戏台子修葺,最主要针对的就是三层大戏台了。

  宁樱被奴才们簇拥着,站在一楼平地微微仰头向上看:戏台子有三层,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戏子们若是有扮妖魅神仙的,可以自上而下、跨驼舞马,又或者演类似八仙庆贺的戏码,携带的道童也可以从天而降。

  视觉效果会丰满很多。

  另外,因为这种大戏台子分成了三层,每层都可以容纳多人,于是可以三层人扮演多种神仙人物,同时载歌载,表现出宏大的场面。

  天上人间,纷纭变化。

  宁樱站在戏台子下面,眼睁睁盯着面前的戏台子看了好久。

  她几乎都快想象出《百老上寿》的精彩场面了。

  ……

  她在这儿忙活万寿节,胤禛也没闲着——隆科多之事,一连忙碌了许多天,等到闲下来的时候,他往宁樱的接秀山房过去,才发现她院里的最后几株抗寒的花儿也凋谢了。

  万岁过来是事先有人通知过的,宁樱也好一阵子没见到他,正是挂念的时候,听说四葫芦过来了,正好弘昼也过来给额娘请安。

  丈夫和儿子都要过来——宁樱动力满满,她一整个下午都钻在膳房里,亲手准备美食了。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