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3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_铁血小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这个问题问出来也是多此一举。

  古话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割据一方的豪强,哪个不想着统一华夏,这是人的野心,也是人的天性,无可避免。

  不过也幸好有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天性和野心,才会有那么多杰出的仁人志士,总是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就只想要建造一个大一统的大帝国,也就是在这种过程当中,凝结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

  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顾乐安要是当场承认,萧文明也认他是个心口合一的好汉,然而这时的顾乐安,却选择做一个口是心非的小人。

  “爵爷这样讲,可就小看顾某了,称孤道寡、坐南面北,也并非我的夙愿,我只想造就一个清平世界,还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事成之后,自当拥以明主,顾某情愿退隐山林,终日读书耕田为乐……”

  读书耕田以为乐?放你娘的狗臭屁!

  救民于倒悬之人的就不想做皇帝了?

  朱元璋的功劳总算够大了吧,将百姓从蒙古人几十年铁蹄的压迫当中解救出来,堪称是再造华夏第一功,可仍旧是当仁不让的当上了皇帝,更是不断的加强皇帝的权威,成为那时——又或者是历史上——掌握权力最多、最大、也最紧的一个皇帝。

  人家就表里如一。

  真心想要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的人倒也不是没有,初汉三杰之一的张良就做到了,可是历史上又有几个张良呢?

  能够全身而退,除了张良本人之外,诸葛亮做不到、范仲淹做不到、李密做不到,其他人更是连边儿都别想摸。

  就凭你顾乐安能跟真实历史上这几位仁人志士相比吗?把他们的名字提出来就是在骂你!

  “顾百户这么说,我怎么就不信呢?”萧文明对于顾乐安的表演丝毫没有动心,“这事不是嘴里说说就完了的小事,说过了也就算了,听过了就当没听见,你们还是下山去吧!”

  顾乐安也曾经分析过萧文明的所作所为,看得出他也是个心怀意志的,原本过来还以为自己这样真诚的上门提出造反之事,萧文明就算没法当场答应下来,至少应该有所动摇,说上一句“容我三思”之类的话。

  就算不动摇,哪怕萧文明表示坚决反对,甚至说要告发自己,这种态度也是可以接收的——至少说明自己想要造反,对于大齐朝廷而言,的确是一件要紧的事,需要萧文明这样身份的人作出反应。

  可没料到,实际换来的却只是萧文明的嘲讽而已,仿佛顾乐安下定决心咬碎钢牙做出来的决定,而都只是一个笑话。

  而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小丑。

  戏已经开场了,角色也都已经亮相了,顾乐安都开场唱出了第一句戏文了,却没想到另一边的萧文明根本就不搭戏,硬生生把一出大戏唱成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