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_太平客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继而下压三尺,好似一个凹进去的水碗,与之同时,小舟船下升起一个浪头,如一朵静止不动的祥云,将小舟整个托举起来,使得小舟停在浪头之巅。

  在凡夫俗子之眼中,这可不就是实实在在的仙人神通。

  哪怕许多登堂入室三境的江湖人,也要瞠目结舌。

  道人不再掐指推算,两只大袖轻轻一抖,从站立转为盘膝坐于船头之上。

  小舟头部微微上翘,就像是一片树叶,轻飘飘地飞起,然后整条小舟就这样离开了浪头,也离开了大江,向高空飘荡而去。

  小舟越来越高,从十丈之高到数十丈之高,再到百丈之高,脚下大江已经变成一条粗壮的青色长线,整座江陵城也不过是一个方盒一般。

  小舟凌空御风,往江陵城中“驶”去。

  江陵城的城头上有守城士兵无意中见此奇景,尤其是看到那艘小舟上的道人,消息顿时传遍,整个城头立时轰动,无数士都涌上城头制高点,拼命瞪大了眼睛,果真瞧见一名丰神如玉的道人乘舟御空而行,当小舟从城头的上方高空驶过之时,这些习惯了大嗓门呼喝的糙汉们,竟是无一人敢发声,只是痴痴抬头养望仙人风姿,不敢有半分不敬言语。正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陵城乃是东南重镇,繁华鼎盛,城内不乏三层之高的酒楼,尤其是第三楼,多为名人雅士或权贵世家的专用,每每在此召开酒会诗会,酒酣胸胆开张,诗兴豪情大发,凭栏而望,颇有些一览众山小的意味。

  每三年的秋日,在各州的州城举行一次乡试,因为在秋天举行,故名“秋试”、“秋闱”。凡考中之人,便可由秀才变为举人,得以参加来年春日的会试,又叫做“春闱​”,“春试”、“礼部试”。考中者称“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殿试之后,一甲三元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大魏官场上素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不成文规矩,故而周听潮才会说自己只是一个同进士出身,从未奢求能够位列台阁。

  今年刚好是秋闱之年,江陵城又是州城,秋闱刚刚结束,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按照惯例由巡抚在一座三层酒楼上主持鹿鸣宴,一群新晋举子在此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人生四大喜事: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此时得中桂榜,就算日后考不中进士,那也有了举人的士绅身份,士子们自是难掩欢喜之情,酒兴与诗性俱是勃发,就像并蒂之莲双双开花。

  有名年轻士子不胜酒力,昏昏沉沉地来到廊外吹风,猛然瞪大了双眼。

  只见仙人乘飞舟自东向西而行。

  原本还昏昏沉沉的士子顿时酒醒,大声呼唤朋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