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五章 炮击_太平客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牝女宗炮轰玄女宗,阴阳宗炮轰上清镇,用的就是这种火炮,威力十分可观。”

  毕竟现在都是盟友,景修也要顾忌影响。

  秦清笑道:“阴阳宗的火炮,太平宗的弹药,替我好好感谢上官宗主和太平宗的陆夫人。”

  景修点头应下。

  秦清转身返回中军大帐,临行前对留在此地的景修道:“开始吧。”

  一身戎装的景修手按刀柄,沉声道:“是。”

  榆关城是帝京的门户,亲自领军出征的秦清对辽东大军的第一战志在必得,他的要求是一战而下,务必将辽东大军的气势打出来。

  此战,景修亲自督战。

  景修抬手招过自己的传令哨官,吩咐道:“派人去喊话,限城内守军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开城投降,如若不然,城破之后,悔之晚矣。”

  哨官领命而去。

  辽东现下还是沿袭大魏军制,分为卫所制和营兵。

  所谓“卫所”就是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统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统兵一百一十二人。

  各府县卫所归各州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管辖,各都指挥使又归朝廷五军都督府管辖。帝京的卫军分两种:一是京军三大营,为全国军队的精锐;二是皇帝亲军,前者归五军都督府管,后者常由太监统领直接听令于皇帝。

  卫所的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皇帝对全国军队的控制。

  秦清留在辽东的三万大军分别属于三州各府的卫所,平日以屯田为主,并非完全脱产的精锐。

  卫所的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有些像世兵制,又与府兵制相似。

  在卫所之外,还有边军,并非世袭,而是实行募兵制。白鹿先生向天宝帝讲解辽东大军由来的时候,曾说过以辽饷征调各地兵源重建辽东边军,这就是募兵。

  再加上卫所制日益废弛,募兵制开始成为兵力的重要来源,招募而来的士兵不会终身从军,这便是营兵。

  正因为如此,卫所和营兵有两套截然不同的官职。

  卫所是都指挥使、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

  营兵则是总兵官、协守副总兵官、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哨官、队长、什长。若是几个总兵官协同作战,朝廷会派出一位总督居中调度,又称经略或者督师。

  武官若是独当一面,则会挂印。大魏律制,有事征伐,则命都督佩印以往,旋师则上所佩印于朝,大将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