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二章 需要_重生19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解体之后中国空间得到了多少技术和人才?恐怕这tt7t亲自发起“双引工程”的人也不一定能说得准确。要知道除了国家级的引进之外,民间也通过师友、走亲戚的方式从前苏联引进了很多技术和人才。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是中国得到了好处却是有目共睹的。

  1986年33日,王大、王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小平同志的这个批示,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使这一计划切实可行,将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中央、国务院组织20多位专家,研究部署高技术发展的战略,经过三轮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情出发,我国在较长时期内,还没有条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全面大规模地发展高技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同发达国家开展争夺高技术优势的全面竞争因此,863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5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下列目标:

  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我们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本世纪末特别是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3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

  4为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高技术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它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中国的宏伟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这样坚定地开始实施了。由于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同志的对建议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这个宏伟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

  据王小明所知。在863划实施10年之际。我国评选出地10项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就4得益于同俄罗斯地合作。这就是6000水下机器人、合成孔径雷达、转基因羊和大功率激光器。通过与俄合作开展6000米水下机器人项目地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