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卷起来_神话三国:从无限复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观阁下气度不凡,不知师从何人?”

  很明显,潘凤将人带过来,肯定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想让他掌掌眼。

  这年头士人的圈子就那么大。

  想探一个人的底,找到对方师门,便可打探出十之八九。

  然而徐庶敢出来抛头露面,自有一番说辞:“在下师从鹿门书院庞德公。”

  庞德公?

  荆襄士族的领头羊?

  荀谌咀嚼片刻,脸上笑容不减:“不知元德对当今天下形势怎么看?”

  士人自有一套评价同类的方式。

  一为论势,从宏观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有独特的见解,提出贯穿全局的战略。

  二为论术,即执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手段。

  要探他人的底,需得从这两方面着手。

  徐庶叹道:“天子年幼,董卓弄权,诸侯各怀异心,非光武在世,汉室难兴。”

  若非对朝廷失望至极,他又怎么因为一纸招贤令,千里迢迢赶来邺城?

  若非心怀汉室,他又怎会对挟幼主以令冀州的潘凤存有成见。

  来到邺城之后,听闻潘凤公然与韩钰分家,自称汉臣,又很快改变主意,甘愿投到麾下。

  说不定潘凤能成为新一代中兴之主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他也会成为从龙之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

  荀谌瞥了潘凤一眼,不置可否道:“若得伊尹、霍光之流,可兴汉室否?”

  徐庶不假思索回道:“有何不可?”

  “以阁下所见,伊尹、霍光之流在世,该如何一步步兴盛汉室?”

  徐庶想了想道:“先据一地,待兵强马壮,则挥师关中,杀董卓,救天子,而后奉天子以讨不臣。”

  “大汉养士四百载,一旦高举义旗,定有义士归附,缓缓图之,二十年或可重定天下,国泰民安。”

  荀谌微微颔首:“阁下真知灼见,令人佩服,”

  徐庶微微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通过了荀谌的考校。

  当他得知荀谌在潘凤麾下做事,越发对潘凤信心十足。

  这叫名人效应。

  潘凤见徐庶得到荀谌认可,直接点破道:“能得友若称赞,元德果真为难得贤才,本将有幸聘为军机参谋,实乃上天眷顾。”

  “元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且随本将在军中磨砺一段时间,来日若有机会,必定重用。”

  这句话不仅给徐庶画了个饼,还给荀谌留下遐想的空间。

  内卷非一朝一夕之功,慢慢铺垫,水到渠成即可。

  “友若先忙,本将带他去见奉孝,晚上本将设宴,欢迎元德加入。”

  再添一把火。

  荀谌神色平静,默然不语,仿佛没听到潘凤的话。

  ……

  军务厅。

  郭嘉拿起酒壶抿了一口:“你叫单福?荆州人氏?”

  “呵呵!”

  徐庶虽然恼怒郭嘉的无礼,却也老实回道:“在下正是,往后还请主薄大人多多指教。”

  郭嘉摆了摆手道:“指教不敢当,我可没那个本事,去指教一位义薄云天,宁死不出卖朋友的义士。”

  徐庶闻言瞳孔微缩,急忙打断道:“主薄大人是否记错了什么?”

  说完冲郭嘉偷偷使眼色。

  然而郭嘉性子狂放不羁,哪容得了他人欺骗自己认定的主公?

  临时的也不行。

  直接叫破徐庶的身份:“徐元直,你被长社县令拉着游街时,我曾见过你,那时特别佩服你敢做敢当的勇气。”

  “可这才过去几年,你怎么就连真名都不敢示之以人了?”

  徐庶脸色大变,果断朝潘凤拱手道:“请将军恕罪,在下隐姓埋名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被说破,无颜面对将军,愿向将军请辞。”

  潘凤一阵牙疼,怎么就闹到请辞的地步了?

  他朝郭嘉丢了个肯定的眼神,上前将徐庶扶起。

  “元德,不对,元直言重了,你与本将初遇,有所保留实属人之常情,本将希望你能留下。”

  “此外,本将希望你不要因此怨恨奉孝,他揭穿你,实乃为了本将,你要怪就怪本将。”

  转而又安抚郭嘉:“奉孝,本将麾下人才紧缺,我相信元直不曾心怀恶意,接纳他一次如何?”

  郭嘉不甚在意道:“你说了算,不影响我喝酒就行。”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