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了儒家在这个时代好混一点,荀子做出了妥协(第三更)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

  又不如说在兼并战争之中,荀子认为国君可以选择“以德兼人,以利兼人,以富兼人”,也是三种方法。

  甚至对于儒者本身荀子也分了等级,说:“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霸)。”

  简单的说荀子的主张就是:国君同志,你想要霸道的话,也行;但是你在霸道的同时要记住霸道只是中策,想要千秋万代的话还是得用王道。

  或者这么说,“霸道”被荀子认为是“初级王道阶段”,而荀子所主张的“王道”则是“高级王道阶段”,

  对于一个儒者来说,这其实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再让步的话,就等于是否认王道的可行性,那就不能再算是一个儒者了。

  但让荀子灰心丧气的是,就算自己已经做出了如此的让步,仍旧没有任何国君愿意采纳自己的理论。

  齐国只是利用荀子的名声来提振稷下学宫的名声从而达到提振齐国名声的地步,而楚国的春申君之所以招揽荀子也只是因为想表现出一副肯用人的好名声,对于荀子的理论也是完全无视。

  就连荀子自己都有些灰心丧气,打算老死兰陵了。

  就在这个时候,荀子收到了来自祖国的呼唤。

  一开始荀子对此并不在意,毕竟在荀子看来赵国并不是秦国的对手,只有楚国和齐国才有希望。

  但当赵国在长平取胜之后,荀子的看法改变了。

  赵国击败了秦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霸主国之一,如果能够劝赵国从霸道进化王道的话,那荀子的理想也算是达成了。

  所以荀子辞去了兰陵令的职位,带着自己最得意的两名弟子一路风尘仆仆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邯郸。

  让荀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才刚刚和这位赵王见面,年轻的赵王就给了自己一个如此之大的惊喜。

  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居然真的有希望能够成为国君执政之道的一员!

  儒家士子,居然真的有希望登入朝堂之中,成为执政力量中的一员!

  荀子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着赵丹正色道:“以况之见,一统天下者,当为赵国!”

  当然是赵国。

  如今的这个世界,只有赵国能够接受儒家的王道。

  只要儒家在赵国生根发芽,那么等到赵国统一天下之后,儒家的王道不就能够随着赵国的一统而传遍天下了吗?

  至于孔子所提倡的周天子王道···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有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儒者觉得周天子王道能够有重现世间的机会了。

  赵丹一听荀子的这句话,整个人也终于放心了。

  很显然,这位儒家大能的话清晰无比的表明了一个立场,那就是坚决和赵国共进退。

  所以赵丹也不再犹豫,正色对着荀子说道:“寡人欲用先生为中尉,助寡人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不知先生愿否?”

  赵丹这句话一说出来,荀况还没有先做出反应,但是荀况的两名弟子李斯和韩非却都激动了起来。

  这可是赵国中尉啊!赵国六大臣之一,属于不折不扣的赵国领导人啊!

  而且现在的赵国还是和秦国并立的天下霸主,甚至还接连打败了秦国两次!在这样的国家之中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那不知道是天下多少人的梦想啊。

  但下一刻,荀况的回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名儒家大能在听到赵丹的话之后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沉默思考了好一会才道:“大王,况并不欲在赵国为官。”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