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二章 重庆大轰炸(四)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令,你有所不知。”沈德燮回答道,“由于这几个地方有着兵工厂的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防空部队,加上工厂隐蔽,其实不用担心这些地方的防空。

  反倒是地方较大的重庆和成都需要更多的防空火力,所以经过我们的商量,才拿出这个方案。”

  “不过重庆和成都各两个团还是有点少,而且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必须加快剩下4个高炮团的组建工作,确保其能尽快投入使用。”周至柔敦促道。

  “司令,其实士兵方面倒是没问题,我们直接由之前四川的防空部队加上从前线调回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士兵扩建而成。影响组建速度的,主要是武器方面。”沈德燮有些无奈。

  “王司令,武器方面到底怎么回事?”周至柔把视线转向一旁的王助。

  王助是在场这些人中,唯一一个不是军人出身的空军将领。本来王助是兵工署的副署长,空军成立后,需要一个跟兵工署关系好,懂飞机技术等的人来担任装备司令部司令,最后李恪推荐了王助。老蒋最后同意了,便授予其空军少将军衔。

  王助之前在兵工署主要就是负责飞机制造方面的工作,对于这些都很熟悉,这也是老蒋同意的原因。

  王助摊了摊手,“司令,我这边已经催了兵工署那边很多次,但前线各大战区都需要高射炮以及高射机枪,需求量很大,所以拨给我们空军的没有太多。”

  其实现在各大兵工厂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产量并不低,仿博福斯40mm高射炮月产200门,仿克虏伯88mm高射炮月产45门,各种高射机枪超过1000挺。兵工厂并没有研制专门的高射机枪,现有的高射机枪都是根据陆军装备的mg34通用机枪等主力机枪改装的,其实其他国家也都这样。

  这个产量看似高,但其实供不应求,各个陆军部队需要,空军方面也需要,仅高射炮每个月的缺口都高达200门,所以空军方面的补充也不会按照其所要的数字供应。

  “难道不能说服兵工厂,向飞机一样,优先补给我们这边吗?我们这要来也不是放着不用的,那都是用来保护重要设施,包括各个兵工厂以及其他工厂。”周至柔有些不悦,王助本来就是兵工署的副署长调过来的,不可能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到。

  不过周至柔还真错怪王助了,见对方在抱怨,王助苦笑道,“前线的将领通过军政部在给兵工署施压,陆军方面的缺口很大,兵工署那边也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供应。

  除非是委员长开口,否则兵工署很难把每个月的产能都拨给我们空军。

  兵工署生产出来的飞机我倒是能想办法都拨给后方,毕竟这是我们空军内部的事,但涉及陆军,我们争不过。”

  周至柔不禁皱眉,王助的话说的没错。别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