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二章 减产了?_古代农家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

  但这会子他却忍不住了,待马车驶离了士卒,他就气鼓鼓地道:“好气啊!我感觉我要郁卒了。”

  “不气,今天有好戏看。”姚书棋道。

  “什么好戏?”青木不解。

  他其实很不理解为什么姚书棋要来看稻谷收割。

  看到丰收的景象,再想想如果少爷还在,这些功劳都是少爷的,现在却被工部的官员占了,难道姚书棋就不觉得气闷吗?莫非这家伙有受虐倾向?

  姚书棋却卖起了关子:“去了你就知道了。”

  青木听他这话,倒对今天一行期待起来。

  很快,庄子到了,两人又受了一通盘查。

  最后将马车和车夫留在了外面,两人徒步进了庄子。他们没有往杜锦宁以前呆的小宅院去,而是直接去了园林。

  陆九渊他们去了日苯,甚至连安适都离开了,园林就空了下来。精于做生意的姚书棋干脆就把园林租给了工部的官员,并且要价还挺高。工部尚书吴证感念杜锦宁的功劳,痛惜于她的失踪,不光没有讨价还价,还由工部出高价,将整个园林租了下来。

  姚书棋两人到了那里,也没进去(其实轻易也进不去),跟守门的守军说明是来看稻田收割的,守军便派了个人,将他们带到了一处田地里。

  此时,庄子上精壮的庄稼汉正齐聚在这里,吴证和工部的官员也都在这里,打算照着以前杜锦宁的做法,先收割下等田看看产量,再收割中田和上田。这样做,他们觉得产量一浪高过一浪,节节攀升,是吉祥的兆头。

  但青木跟姚书棋到田里时,发现吴证和几个官员的脸色并不怎么好。

  他转头看了姚书棋一眼,姚书棋朝他微微摇头,走上前去跟吴证打招呼:“吴大人。”

  姚书棋虽只是一个管家,但看在杜锦宁的面上,吴证对他向来礼遇。

  他抬手回了一个礼,道:“你也来了。”

  “是。我来看看产量。”姚书棋道。

  如果是平时,吴证还会跟他寒喧几句,可今天显然是没什么心情。说了这么一句,他就转过头去,看着在田地里奋力收割的汉子们,脸色沉郁。

  不一会儿,一亩稻田就收割过半了。一部分汉子放下镰刀,拿起地上的稻穗,走到打谷机面前脱起粒来。

  谷仓里的稻谷越来越多,有汉子开始把谷子装入箩筐,一担担地挑到称前放下,等着称重。

  过了一会儿,一个官员询问吴证道:“大人,是不是开始称量了?”

  吴证点点头:“开始吧。”

  大家齐齐动起手来,开始称量。

  “四十八斤。”称重的官员报出一个数字。

  吴证和几个官员即便心里有数,但心里多多少少还抱着些希望。可这会子听到这个数字,大家的脸又沉了下去。

  这些箩筐都是农人常用的,半年前杜锦宁也用这些箩筐装湿稻谷,吴证还清楚地记得,一担稻谷是六十斤。(注:古代是十六两一斤)

  可现在,同样的一担稻谷,装的还冒尖了,却才四十八斤,不用看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稻谷根本不饱满,所以重量才会这么轻。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