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兴献王的高超之处_正德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他处,哪怕是边关苦寒之地,这些人的心中也没有这么大的怨气。

  可是本身出身于内陆平原的他们,光是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生活条件,就用去了数年的时间。

  而且在这数年的时间里,无数的兵丁惨死在山野雾瘴之间。

  这还不说在这期间和当地土司所发生的种种摩擦。

  每每有纷争开始起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有人的性命要在这纷争之中丢掉。

  一年。

  两年。

  十年。

  百年。

  这些军户在这里一待就是百年。

  虽然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死去的军户不计其数。

  但是在经历数代的繁衍之后,三十万军户的数目没有减少不说,更是已然增加到临近四十万的地步。

  唯一有一点没有改变的是,那就是这些军户对于当初太祖那道旨意的态度,要知道明明可以轮换着前来的,却偏偏把立下无数战功的他们,如同流放一般安置在了这里。

  众人敢怒不敢言。

  可是却依旧这般坚持了下去。

  而兴献王和袁宗皋在得知到这里面的内情之后。

  顿时感觉寻到了天赐良机,在兴献王就藩安陆州的无数年里。

  他和袁宗皋两人,数次进入云贵之地,秘密会见那里的将军将领。

  结交他们。

  招揽他们。

  向他们许诺。

  保证他们和他们的后代都能返回中原。

  就这般一来二去之下。

  将近四十万的军户。

  已然全部开始唯兴献王马首是瞻。

  而宁王的突然造反,再加上弘治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可能遇害。

  直接让原本还打算再观望一阵的兴献王,开始动了起兵逐鹿中原的念头。

  而且兴献王和袁宗皋所做的,还不仅仅只是拉拢招揽这四十万的军户。

  在数次秘密走访云贵之地的时候。

  他们还在这些军户的介绍下,和当地的土司搭上了关系。

  土司。

  其他各处也有。

  但是以云贵之地最多。

  唐、宋、元诸朝,云贵之地皆以土司辖管,朝廷不设郡县。

  就是太祖建朝之时,也是仿元旧制,封宣慰使,令其自领其土,自管其民。

  其实说白了,就是只要这些原有的土司承认大明的政权,那朝廷就给你一个朝廷的身份。

  也不用你缴纳钱粮和税银,当地的诸般政事,朝廷这边也不会插手去管理,你还是你,唯一不同的,也就是必须承认是大明的子民而已。

  这般形式上的事情,那些土司怎会不干,所以一个个的全部应承了下来。

  不过这也怨不得太祖皇帝。

  前文就已经说了。

  太祖皇帝当初也是仿元旧制。

  其实细说的话,莫说是元朝,就是唐宋,也是一般无二。

  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看似是大一统的模样,但是这云贵之地,偏偏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说其是一个国中之国也毫不为过。

  那些土司世代这般下来,也早就已经习惯了这般处理办法,虽然太祖当年将那些军户留在云贵让他们心中颇有微词之外,倒是也没有其他的嫌隙。

  不过这般看似和平的状况,在到太宗登基之后,却开始改变起来。

  当时的太宗,以各种借口插手土司之间的事务,甚至派兵清剿,而且随着流官的出现,一切都开始改变起来。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