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5章 十倍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则体的体积的求法,最好的参考物是阿基米德:

  将物体放入水中,排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但是,万一绝望溶于水呢?万一绝望在溶液中崩溃呢?为什么我就找不到一种溶液,能与绝望不发生反应呢?

  好绝望!!

  总而言之,在牛视紫红质蛋白之前,人类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观察,就是这样的死循环。

  连观察都是死循环,连猜想的一步都没办法充分的进行,可以想象,后面的总结和证实,是何等的盲人摸象。

  但是,有点碎片化的结果,总比没有好。

  就是这样的碎片化结果,诺贝尔奖也是不吝于给出的,还给了好几个。

  待到牛视紫红质蛋白横空出世。

  生物界的大拿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有足够多的飞蛾了,我们可以好的吃顿饱饭……不是,我们可以好好的观察一番了。

  不过,大拿终究是大拿。

  大拿是永不满足的。

  所以,总有实验室按捺不住这样的想法:一种飞蛾感觉不太够啊,天天吃会不会单调啊,万一便秘了怎么办呢。

  加上只是观察阶段,大家并不清楚需要多大的样本来观察,也就尚未进入白热化的拼数量阶段。

  其实终究要进入的,就是看拼几种蛋白的数量了。

  如果有的实验室找到了更好的观察对象,或者更多的观察对象,他们就能在接下来的科研竞赛中事半功倍。

  然而,杨锐是很清楚的,他们想多了。

  牛视紫红质蛋白就是最好的。

  就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唯一的。

  剩下勉强能用的几种,或者接下来找到的品种,要么太贵,要么不够好用,要么来源不够广泛——换一种其他的科研项目,用贵一点的品种,或者数量稀少一点的品种,也没什么关系,反正经费够多,熬一熬就过去了。

  可惜,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机构,实在是太拼运气了。

  2块钱就想买个500万回来,这种事,作为娱乐项目是不错,但是,若是将目标扩展到两千万美元的时候,还拼运气就太过分了。

  因而,在猜想阶段,足够的观察量是必不可少的。

  从一开始,杨锐就将最熟悉该项目,综合实力最强的苏先凯派去做牛视紫红质蛋白,也就是因为他知道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身为现役小牛,后世大牛的苏先凯,其创造力也是很快被激发了出来。

  各种干粉培养基,胰蛋白酶,牛血清,以及成筐的新鲜牛眼,被送进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经过低温超速离心机,自动凝胶层析仪,蛋白质分析仪……再送去隧道显微镜下被观察,整个过程,被苏先凯一步步的分解了出来。

  任何生滌行为都是如此,不断的分解步骤,不断的提高熟练度,然后不断的增加产量。

  同时,作为一间实验室,以及研究员,苏先凯也没有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