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小唐有什么看法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到谷原生和唐子风各自打回去的电话,432厂和临一机的厂领导都坐不住了。432厂厂长张凯华亲自带着一干中层干部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赶到五朗,与提前一天到来的临一机厂长周衡和总工程师秦仲年进行会晤。

  双方在畅谈了一番军地友谊之后,便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谈判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张凯华强调了432厂目前遭遇的困难,希望临一机能够发扬风格,在17所机床数控化改革项目中向432厂最大限度地让利。周衡也很爽快,答应临一机在这个项目中只收材料费和人工成本,企业利润一分钱都不要。

  在此前,秦仲年已经带着一干临一机的工程师对17所的那40台进口机床进行了全面检测,并与谷原生的团队一道,计算了对这些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的成本,并确定了双方的职责划分。

  经过测算,机床改造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数控系统的提供,机床配件的更换,改造工作的人力支出。其中临一机承担的是后两项,按实际成本计算,大约在120万元左右,这其中不包括临一机应当提取的管理成本。

  至于432厂,在这项工作中能够承担的就是数控系统的提供,以及参与数控化改造的设计。同样按照实际成本计算的话,432厂的成本大约在80万元之内。

  经过谈判,双方最后商定,临一机在这个项目中拿走150万元,余下300万元归432厂所有。这个比例表面上看起来对临一机很不公平,但临一机的领导们很清楚,临一机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如果想争取更高的份额,反而对自己不利。

  这其中的原因,其一是这笔钱本来就是科工委为了给432厂救急而拨付的,其中的利润是默认归432厂所有的,临一机想去抢这笔利润,先要考虑一下科工委同意不同意。其次,临一机意识到,要进入机床翻新改造这个市场,与432厂联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临一机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引进过日本佐久间会社的数控技术,但至今消化不良,尚未形成独立自主的数控机床设计和改造能力,要想独立开展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只能是依葫芦画瓢,难免有形似而神不似的情况。如果能够得到432厂的帮助,临一机就补上了自己的短板,开展业务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既然要与432厂联合,那么第一次合作中给对方一些好处,也就无妨了。唐子风的意见得到了临一机厂领导的一致认同,那就是这个市场大得很,临一机没必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张凯华是带着与临一机艰苦谈判的思想准备来的,没想到周衡竟是如此通情达理,痛痛快快地就把200多万的利润全部让给了432厂。周衡说出这话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