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章 更为理智的行为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洲上空的鹰》

  这是欧洲一家著名媒体上的文章标题,配图是一只翅膀上画着红五星的老鹰,正瞪着凶残的眼睛盯着地上的欧洲地图。

  文章的内容毫无悬念地充满着煽情,宣称欧洲正在遭遇着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企业在大肆收购欧洲破产企业,如老鹰吞食猎物的腐肉一般。在列举了一堆诸如中国临机集团意欲染指博泰之类的案例之后,文章的作者发出呼吁,要求欧盟和欧洲各国政府扎紧篱笆,禁止中国企业并购欧洲的战略性企业。

  几天后,在中国的一家重要媒体上,出现了一篇署名“王梓杰”的文章,直接与欧洲的那篇文章怼上了。

  在这篇标题为《跨国投资切忌成为吃腐肉》的文章里,王梓杰先是引经据典地论证了跨国投资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声称在欧盟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企业出手对欧洲破产企业开展并购,既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也是对贸易伙伴雪中送炭的善举。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引用了《欧洲上空的鹰》中的观点,声称欧洲有“一小撮”固守冷战观念的人,为正常的跨国投资无端设置了骇人听闻的限制,把欧洲破产企业分为“鲜肉”和“腐肉”,只允许中国投资者吃腐肉,而拒绝中国投资者吃鲜肉。

  “如果在欧洲政客心目中,中国投资者仅仅是一只吃腐肉的鹰,那么中国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去开展并购,因为这样的贸易限制非但是对中国投资者的羞辱,也严重损害了中国投资者的利益。

  “那些被欧洲政客们当成‘腐肉’的企业,技术落后、经营不善,完全没有投资的价值,中国企业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资本,为什么要投入到这些‘腐肉’身上?”

  王梓杰义正辞严地发出了质问。

  “教授,你这是偷换概念。”

  办公室里,一位身材窈窕的金发女郎抿嘴笑着,对王梓杰说道。她嘴里的称呼很是恭敬,但眼神里却是秋波荡漾,蓝莹莹地让人心醉。

  这位金发女郎名叫米莉亚,是法国一所大学的经济学讲师,年方28岁,现在在人民大学做访问学者,王梓杰是她的导师。这位米莉亚有着法国姑娘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一来就粘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王梓杰,据说王梓杰已经快要沦陷了。

  “米莉亚,我没有偷换概念,欧盟把企业分成了两个档次,允许中资企业收购的,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企业,和腐肉有什么区别?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他们不允许中资企业收购,这难道不是一种歧视政策吗?”王梓杰辩解道。

  米莉亚说:“这篇文章里说的腐肉分明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你们中国企业把欧洲的破产企业当成腐肉了。事实上,过去两年里中资企业在欧洲进行了不少于100起并购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