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七章 清明上河图(五十八)_穿梭时空的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当调集大军前来平乱。”

  这个谁都知道。问题是从哪里调集大军?倾向于宋钦宗的张叔夜所部和宋徽宗的铁杆心腹童贯所部都部署在外城。防备金国大军的同时也在互相提防。这个时候调谁过来合适?

  调谁都不行!没人是傻子!

  谁知道这场祸事是不是对面的人挑起来的?只是为了有个调集大军入城的借口?要是大军开过来之后,突然冲进皇宫,把自己这边全都给灭了,之后随便按上个暴毙身亡的名头,那岂不是亏大了?

  微微沉吟一番之后。赵恒微微侧身,对着赵佶行礼说道“父皇,依儿臣所见,当诏令常胜军前来平乱。”

  常胜军是在内城驻扎。离这边比较近。而且战斗力强悍,对付区区暴民易如反掌。而且他们都是外人,跟那些闹事的叼民们没有什么瓜葛,下起手来也不会犹豫。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高阳一直都给他们一种左右逢源,俩不相帮的感觉。让高阳的大军过来谁都能放心。

  赵佶伸手捋着胡须。微微眯起眼睛思索一番之后,点了点头,颔首说道“善。”

  堂下诸位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这个敏感的事情上面,让看起来毫无瓜葛的常胜军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赵恒应了一声,看向堂下的诸位大臣们,正准备派人去传诏令,就听到一声苍老的喊声“不可!”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出声反对的是已经很就没有发表过什么意见,一直都好像是快要死了模样的蔡京老相爷!

  迎着许多道诧异的目光,年近八十的蔡京颤颤巍巍的上前行礼,深吸口气,沉声说道“不可调常胜军前来!”苍老的声音之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语气。

  “为何?”宋徽宗微微皱起眉头,出声问道。他不明白蔡京为什么要反对?难道高阳已经投靠了赵恒?想到这里,赵佶当即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正巧,赵恒想的也是这个,父子俩的视线对上了。

  父子俩同时移开目光,心里都明白过来,不是他干的。

  “此事太过蹊跷,常胜军一直在城内发放救济,那些闹事的百姓大都是吃着常胜军的粮食。老臣认为此事必然和常胜军脱不了关系。”蔡京沉声说道。此刻的蔡京目光深沉,哪里还有半点往日里双目浑浊,行将就木的模样?

  听了蔡京的话之后,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一紧。要是常胜军有了别样的心思,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赵恒皱起眉头,说道“那此事”

  “当召集外城守军各出一部入城,迅速平息此事。”神色严肃的蔡京当即就给出了方案。

  众人略一思索之后,也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当即就派人去向张叔夜和童贯传诏令。

  王昭是世家将门之后,身为都门禁军七品武官,在西华门当值,简单的说就是一名城门官。

  王昭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穿着官袍,留着美须,面容俊朗,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个武人。

  他还真不是个称职的武将。这位大人从来就没有骑过一天的马,练过一天的武。甚至都没有在军营里面当过一天的差。

  王昭是世家子弟出身,从懂事之日起就是在勾栏里面玩耍混日,身上一丝一毫军人的气味都没有。但是他却是汴梁城内城西华门的守将!

  听闻城内有叼民闹事,满心不情愿的被人从宅邸之中叫到了西华门上。看着外面黑压压一片的叼民们汇聚过来,心中直打颤。他可没有遇过这种事情!

  此时城门已经被关闭,外城的百姓们进不来,都在外面大声喊叫。城墙上的守军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全都将目光投向了王昭。

  额头冒汗的王昭来回踱着步子,给上官报信的人早就派出去了,只是到现...[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