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八章 郑森 (中)_穿梭时空的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鹰之心被点燃了!真正有雄心壮志。有抱负有理想的英雄人物是不可能被困在鹰巢之中的。他们的未来在九天之上!

  看看历史上郑森极力反对郑芝龙投降满清,自己悄悄从郑芝龙手下逃跑。振臂一呼就将郑家所有的势力全都收拢到了自己的麾下。在郑芝龙孤身北上之后,郑森亲自放火烧掉了自己加那豪华至极的宅院,毁家复明!从这一切就能够看出郑森的性格,想要做的事情无论怎样困难都会拼尽全力的去做!

  青岛附近的灵山卫与鳌山卫都是为了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立。当年为了抵抗倭寇,在胶州湾内还曾经驻扎有一支水师,拥有数十艘战船。

  只不过,在万历年间的那两次救援朝鲜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之中。整个大明帝国北方地区的水师大部分都葬送在了与丰臣秀吉麾下水军的交战之中。等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整个北方海域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师战船了。好在当时主要的敌人满蒙根本就没有水师这种东西。海面上并没有出现过什么战斗。

  而在胶州湾里的那些水师所拥有的战舰,完全就是一些破破烂烂的渔船而已。别说掌控大海了,就连出海打渔都极为危险。一旦遇上大些的风浪,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灵山卫与鳌山卫两个卫所兵部登记在册的正兵足有数千之众。而周边归属于卫所军户们的田地则更是多达数万亩之巨。理论这已经能算得上是不错的了。只不过和这个时期所有的明军一样,这边的卫所军也同样是各种弊端极为严重。

  占空额,喝兵血什么的就不说了,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青岛靠近海边。分给卫所的田地虽然面积很大,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难以耕作的盐碱地。

  在这种土地上种出来的庄稼根本不可能养的活这么多人。而且,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卫所绝大部分的田地都已经被那些个军将们给瓜分干净。至于他们手下那些世世代代都是军户的军士们,依然全都沦落为这些改行做地主的军将们的佃户。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原本卫戍国家的军士们大量逃亡就成了必然之事。这些为了能够活下去而逃跑的军士们大多不是做了乞丐去行乞,就是落草为寇。再不然就是去贩卖私盐。作为国家守护神的军队都混的这么惨了,大明要是不灭亡那才叫奇怪。

  几个月之前,当生化战士们带着一队新军押解着大量物资来到这里的时候。两个卫所剩下的军户已经不足千人。全都是靠着在海边熬制私盐在艰苦度日。朝廷极力打击的私盐贩卖生意,却是由这些官军们在做。这可真是一件极为讽刺的事情。

  在把卫所那些脑满肠肥、满面红光的军将们全都抓起来送回京师之后,一场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开始了。

  从胶州和平度州花费银两雇佣了大批民夫,沿着后世青岛港的位置修建了各种港口设施,疏通海底淤泥,建设围墙将港口围起来等等。

  高阳还曾经特意来过这边一次,放下了海量的物资和设备。经过几个月的建设之后,现在这边已经初具规模。至少可以让从天津卫过来的庞大舰队有地方可以停靠。

  以游学身份来到这边的郑森是在青岛港外的一间茶楼之中见到的郑鸿逵。这位武进士出身的锦衣卫都指挥使特意请假一路跟随着庞大的舰队来到青岛港。

  “二叔。”郑森快步上前行礼问好。这位可是他实实在在的亲族,而且一向对他都极为支持。也是郑森一直极力拉拢的重要一员。

  “嗯。”眉头紧锁的郑鸿逵只是简单的寒暄一番之后,就匆匆出声说道“军港那边现在谁都不让进,我把锦衣卫的身份亮出来都不行。现在隔着墙只能看到桅杆。不过之前船队入港的时候我在山上都看到了,也让画手把船都给画了出来。”郑鸿逵转头示意一旁的随从将一叠厚厚的画纸递给了郑森。

  “这?!”看着画纸上那斩波劈浪、...[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uzsy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